科技赋能,乐陵小枣身价实现“三级跳”
科技赋能,乐陵小枣身价实现“三级跳”
大年初八,尽管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仁堂和他的研究生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返岗工作了。作为山东乐陵金丝小枣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他已在这片土地耕耘了三年,亲身参与并且见证了这座“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发生的产业蜕变。
虽然红枣产业在乐陵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但多年来是以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主。曾经,由于枣疯病的肆虐和市场价格的低迷,导致农户纷纷放弃种植,乐陵的金丝小枣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早在十几年前,金丝小枣就卖两块钱,十几年后还是这个价,老百姓就不干了。”乐陵市农高区副主任卜令伟介绍,长此以往,有些枣农开始砍枣树,还有些干脆撂荒,“枣树是乐陵的宝贵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关注到枣树遭伐的现状,当地政府迅速出台了一些植补政策,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市场竞争。”
一时间里,如何让金丝小枣增值,让老百姓愿意种枣,成了当地亟须破冰的课题。山东农业大学张仁堂团队临危受命,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攻关。
早在2015年,张仁堂曾参与山东对口援疆,当时在考察喀什地区大规模种植的红枣时就意识到:山东也有上百万亩枣树,假如后续加工跟不上,价格将受到非常大的波动。于是,从新疆回来后,他们当即把红枣的精深加工作为了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在关注到山东农业大学在红枣精深加工领域做出的成果之后,2021年,乐陵市人民政府与山东农业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长期专注红枣精深加工的张仁堂,也因此被特聘为山东乐陵金丝小枣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他要面对的,正是破冰红枣卖不上价的“卡脖子”难题。
经过近十几年研究,张仁堂教授团队发现,红枣在“黑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成分转移和变化,比如蔗糖含量降为0,粗多糖含量增加30%左右,三萜酸含量增加约20%,抗氧化能力提高近3倍,5-羟甲基糠醛含量在精准工艺控制下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果把这些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黑化”后的金丝小枣抗氧化能力更强了,美容养颜方面的功能比原来的红枣增加了五成以上。
张仁堂透露,他们目前开发了金丝黑枣醋、金丝黑枣白兰地在内的五大系列20多个单品,已经有四五款产品落地并走上了市场,小枣身价实现“三级跳”,实现了从“土特产”到“金疙瘩”的华丽转身。
“年前车间的生产持续到了除夕夜,当前库存已经全部售罄,正月初八将开始启动年后首批备货。”张仁堂自豪地介绍道。从腊月十四至除夕,他们的中试车间已经累计生产了2万支黑化枣醋,这些产品一上市便迅速销往山东和江苏两地的市场,其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了产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半年,乐陵当地计划建设千吨级生产线,重点打造黑化技术系列单品,预计年内可实现产值3-5亿元。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产业升级的红利惠及了田间地头,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金丝小枣的收购价从每斤2-3元提升到了6-8元,未来甚至有望突破10元大关。
张仁堂表示,他们将持续开发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枣制品,以增加附加值的方式反哺农业生产,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这样一来既能保障企业原料品质,又能让枣农分享到更多收益,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链。
乐陵金丝小枣通过山农大团队的科研转化,已经被加工成了黑枣酒、黑化枣醋销售出去,今年春节期间打了个翻身仗。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