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物理课揭秘:红旗混动技术究竟有多牛?
张朝阳物理课揭秘:红旗混动技术究竟有多牛?
8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物理课在中国一汽集团总部开讲。主讲人是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而课程内容则是揭秘红旗混动技术的硬核实力。
44.42%热效率背后的物理奥秘
张朝阳从小黑板开始,用热力学定律为现场观众和网友们解开了一个技术难题:为什么红旗的2.0T混动专用发动机能够达到44.42%的热效率?
“根据热力学定律,热能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张朝阳解释道,“而发动机就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能量转化过程中,机械摩擦阻力会消耗热量,发动机运转会产生冷却损失,再加上燃料无法充分燃烧以及种种工程限制,目前发动机热效率往往仅能达到40%左右。”
那么,红旗是如何突破这一瓶颈的呢?答案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深度米勒循环技术。通过优化燃烧系统,采用高压缩比米勒循环,配合350bar燃油喷射和双流道电控增压,红旗成功将热效率提升至44.42%。这意味着在同等油耗下,红旗的发动机能够输出更多动力,真正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20000转”电机带来的性能飞跃
在电机技术方面,红旗同样带来了令人惊艳的突破。一般车载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轮端扭矩通常在15000r/min和3000N·m左右,但红旗首发的“20000转”混动电机,将这两个指标提升至20000r/min和3750N·m。
“永磁同步电机通过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速越高,意味着动力输出越强劲。”张朝阳解释道。红旗的这款电机不仅转速更高,还采用了主动NVH抑制设计,让混动车型也能拥有纯电车型般的静谧性。
解决北方用户痛点的低温电芯技术
针对中国北方冬季严寒的使用环境,红旗开发了行业领先的低温电芯技术。通过在材料复配、纳米包覆、低温电解液等多个维度的攻关,红旗研发出具有3D立体导电网络的电芯,即使在-30℃的极端低温下,放电保持率仍能达到77%。
“这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季,红旗的电动车也能保持出色的续航能力和动力输出,彻底解决了北方用户对电动车的顾虑。”张朝阳称赞道。
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在安全方面,红旗更是不遗余力。其全球首创的“智能主动喷淋技术”如同给电池配备了一位“消防员”,能在电芯温度异常时迅速精准喷淋冷却液,防止热失控。同时,高压部件的“无接触”设计能在漏电时以远超国家标准的速度断电,全天候电池监控预警系统则时刻守护着车辆安全。
技术落地:以HS7 PHEV为例
这些尖端技术并非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已经应用在了红旗的量产车型上。以即将上市的HS7 PHEV为例,这款中大型SUV搭载了上述所有核心技术,能够实现6.8秒的百公里加速,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达到1102km,纯电续航100km,亏电油耗仅5.7L/100km。
更值得一提的是,红旗还为HS7 PHEV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预售政策:9月30日前交2777元可抵56000元购车款,享受预售先享价25.98万元起;8月30日前下订还能免费获得价值19999元的北疆自驾游活动;贷款购车可享受0首付5年分期和3-5年低利息政策;置换购车用户可享受至高20000元补贴;成功购车还可获得终身免费保修、救援、取送服务以及4年或10万公里免费保养等政策。
“红旗车的技术真是太细致了。”这是张朝阳在参观完红旗发动机试验室和电机试验室后的感慨,也是对红旗技术创新实力的最好注解。作为中国豪华品牌的代表,红旗正在用一项项领先技术,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