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心理健康中心教你震后心理调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心理健康中心教你震后心理调适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7
来源
1.
https://jiankang.cctv.com/2021/05/26/ARTIY0kCpnBMAFyBIA4iIJHL210526.shtml
2.
https://www.sohu.com/a/709983609_712078
3.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209/t20120909_184646.html
4.
https://www.cas.cn/zt/jzt/wxcbzt/zgkxyyk2008nd4q/kjzz/200807/t20080721_2668402.shtml
5.
https://www.gsmc.edu.cn/xsc/info/1061/2354.htm
6.
https://ncmhc.org.cn/channel/newsinfo/7945
7.
https://ncmhc.org.cn/channel/newsinfo/6318

2025年2月5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不仅带来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提供了震后的心理科普知识,帮助灾区人民进行心理调适与恢复。震后出现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心。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和他人,共同度过难关。

01

震后常见心理反应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应激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情绪反应

  • 恐惧和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袭,担心未来,感到紧张和焦虑。
  • 悲伤和绝望:为地震中的伤亡感到难过,感慨人生无常。
  • 无助和内疚:感到缺乏安全感,认为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或者为自己不能帮助他人而内疚。

生理反应

  • 睡眠失调: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噩梦、易惊醒,或出现嗜睡。
  • 饮食失调: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可能伴有胃肠不适。
  • 身体不适:可能出现多汗、胸闷、全身紧绷等症状。

行为反应

  • 过度警觉:经常感觉有余震,总想往外跑。
  • 回避行为:不愿接触人群,避免谈论地震相关话题。
  • 物质依赖:可能通过饮酒、吸烟等方式试图缓解焦虑。
02

自我调适方法

面对这些应激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接受和表达情绪

  • 允许自己感受情绪:不要压抑内心的恐惧、悲伤或愤怒,这些都是正常反应。
  • 寻找倾诉对象: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你的感受,不要把情绪憋在心里。

放松身心

  • 深呼吸练习:当感到焦虑时,尝试深呼吸,缓慢吸气,保持几秒钟,然后缓慢呼气。
  • 从事放松活动:听音乐、画画、冥想或瑜伽等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调整生活方式

  •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维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自我调适无法缓解心理问题,或者出现持续的过度悲伤、自我封闭等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可以联系当地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03

特殊人群关怀

儿童

  • 观察情绪变化: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恐惧、哭闹、退缩等行为。
  • 提供安全感:多陪伴孩子,给予拥抱和安慰,保持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 适当解释: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地震,减少孩子的未知感和恐惧感。

老人

  • 陪伴交流:多与老人聊天,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担忧。
  • 关注身体健康:地震可能加剧老人的健康问题,要特别留意。
  • 鼓励参与活动: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联系。

地震后的心理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请记住,你并不孤单,家人、朋友和专业机构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信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