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神”阿波菲斯:2029年将掠过地球,NASA展开全面研究
“混沌之神”阿波菲斯:2029年将掠过地球,NASA展开全面研究
2029年4月13日,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以约3.2万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这是人类首次有机会用肉眼观察到这颗直径340米的“太空访客”。这颗小行星不仅因其潜在威胁而备受关注,更因其科学价值成为国际航天机构的研究重点。
从发现到命名:一颗“毁灭之神”的诞生
200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在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编号为2004 MN4。一年后,这颗小行星获得了永久编号99942,并被命名为“阿波菲斯”,这个名字源自古埃及神话中的邪恶与毁灭之神。
巨大体积与独特轨道
阿波菲斯的直径约为340米,质量达750亿吨,体积相当于一个大型体育场。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每公转一圈后轨道半径会扩大,形成多次与地球接近的机会。
潜在威胁:从高风险到低概率
阿波菲斯曾被认为是潜在威胁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早期观测数据显示,它在2029年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2.7%。幸运的是,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科学家们已经排除了2029年撞击的可能性。
然而,2029年的近距离飞掠将改变阿波菲斯的轨道,从阿登型小行星转变为阿波罗型小行星。虽然2036年和2068年的撞击概率分别仅为十亿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但其轨道受太阳和行星引力干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科学研究:揭秘宇宙起源
阿波菲斯是NASA OSIRIS-REX探测器的目标之一。该探测器在完成贝努小行星的采样任务后,将被重新编程以研究阿波菲斯。此外,蓝色起源的蓝环轨道平台将用于运送仪器或探测器,多个天文台也已做好观测准备。
这次飞掠不仅让人类再次重视行星防御的重要性,也为研究小行星的内部结构提供了宝贵数据。科学家们正密切监测阿波菲斯的动向,以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未来可能的小行星威胁。
国际合作:共筑地球防线
面对阿波菲斯这样的潜在威胁,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在考虑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共同研究这颗小行星。ESA计划于2028年发射侦检器“拉美西斯”,在阿波菲斯最接近地球的前后数周至数月期间,调查小行星的性质、结构和地球重力的影响。
虽然阿波菲斯对地球构成的实际威胁较小,但其科学价值巨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演化以及如何应对未来的小行星威胁。这次近距离飞掠不仅是一次难得的观测机会,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守护地球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