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F15I6E0514TRU7.html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有效的自我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要点,以及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旅行、应酬等场景下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高血压健康教育

严格遵循自我健康管理计划

  1. 休息,劳逸结合,充分睡眠;
  2. 情绪平稳,心理平衡。
  3. 饮食:限盐,少于6克每天,肥胖者限制热量、脂类;
  4. 合理膳食:每日一袋牛奶;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
  5. 膳食要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6. 戒烟、限酒;
  7. 运动:选有氧运动(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 避免竞争性的活动(举重、俯卧撑、比赛),坚持做;
  8. 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
  9. 病情监测,随诊靶器官受损情况。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包括: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药物依从、运动锻炼和门诊随访。

  •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以末梢血糖仪为主,日常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但餐后2小时的血糖监测往往被很多病人忽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前因人而异,对于尚未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目标至少是8mmol/L以内,对于高龄或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即可,同时还需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 糖尿病饮食控制主要是日常三餐的饮食搭配和热量控制,糖尿病餐是在满足日常能量需要的基础上,以生糖指数低的食物进行合理搭配,对于普通人而言,重点是知道怎么吃、吃多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简单来讲,就是主食+肉类+蔬菜:主食包括饭面粥等谷类食物,及番薯、南瓜、芋头、莲藕、芡实等高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主食每日总量4-6两,每餐大概是一平碗以内,一般建议增加小米、玉米、荞麦面、不加糖的麦馒头等粗粮进行搭配;肉类以低脂肪肉类为主,如瘦肉、鱼肉、不肥的鸡鸭鹅牛肉均可,每日总量约2两;蔬菜包括青菜类和瓜类,每日约1斤,蔬菜既不增加热量,又可增加饱腹感;同时,还可搭配适量的牛奶、豆制品、低甜度的水果等。总之,糖尿病餐的原则就是适量定量、粗加工、少油少糖。

  • 糖尿病的药物依从管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科普过程。很多人觉得血糖好了就把药停了,并且认为药物吃多了伤肝伤肾,殊不知其实是因为吃了药血糖才控制稳定的,停药血糖马上反弹起来。另外,市面常用的降糖药都是经过严密监测、对肝肾功能相关安全的种类,如若血糖控制不好,对肝肾反而伤害更大。由于某些地区对中医更为信赖,这个问题在这些地区尤为突出。另外一种很主流的误解是胰岛素有依赖性,如血液透析一样用上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其实胰岛素是身体本身就有的东西,是最安全的药物,而大部分糖尿病病人是可以在药物和胰岛素之间切换的,但胰岛素对胰岛功能有保护左右,所以目前临床建议初发糖尿病和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

  • 再者是关于糖尿病的运动锻炼,糖尿病与肥胖体重是一个正相关关系,适量的运动既可以及时消耗多余的热量,又可以加强体重控制。运动类型因人而异,对于中老年患者建议散步、广场舞、太极拳等轻体力锻炼为宜。

旅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尽量不使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变动;
  • 坚持饮食控制,注意饮食卫生;
  • 避免过度劳累;
  • 按时用药;
  • 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告诉同伴处理低血糖的方法,以备万一;
  • 定时监测病情,做好记录;
  • 注意足的保护。

旅行时遇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忘记注射胰岛素或忘记吃药该怎么办?

使用超短效胰岛素,可在餐后即刻注射;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可在餐后立即补打;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应检查午餐前血糖,当超过10mmol/L时,可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

忘记吃降糖药该怎么办?

如果很快就想起来了,可在饭后及时补服(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等不必补服);如果临近下一餐才想起来,可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决定是否加量服用。

胰岛素用完而在当地无法购买相应的剂型该怎么办?

仔细阅读说明书,重新计算注射剂量或请专业医护人员帮助。

糖友在什么情况下不宜开车?

  • 频繁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乏力等低血糖症状时;
  • 出现四肢麻木、感觉障碍时;
  • 出现视力明显下降时。

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 使用胰岛素和(或)服用促泌剂;
  • 长时间驾车消耗大量精力和体力;
  • 运营车辆司机工作繁忙未按时进餐。

如何预防及应对驾车时发生的低血糖?

  • 了解所用胰岛素及促泌剂作用时间,做好防范;
  • 长途驾驶,车内应备有血糖仪、含糖食品(放在随手可及处);
  • 驾驶前检测血糖,如血糖<6mmol/L补充食物;
  • 途中每隔1-2小时下车活动、必要时加餐、测血糖;
  • 行车途中保证按时进餐,不要按经验估计路况;
  • 行车中如出现低血糖立即靠边停车,测血糖、进食,待症状缓解,血糖平稳再继续行车;
  • 低血糖的危害堪比酒驾,要特别注意防范。

糖尿病患者安全驾车小提示

  • 安全第一要记牢;
  • 行车带好“五样宝”:胰岛素、血糖仪、糖块、降糖药物、通讯设备;
  • 临行检测血糖值;
  • 护好双眼和双脚;
  • 身体不适莫开车;
  • 定期体检很重要;
  • 规律作息和进餐;
  • 安全驾车乐逍遥。

应酬时如何用餐?

  • 注意用药和进餐时间相配合;
  • 应选择清蒸、烤、烧、凉拌等菜式;
  • 避免各类酱汁,警惕勾芡类食物;
  • 告诉服务员,菜里不要放糖、少放盐和油;
  • 不熟悉烹饪方法的菜应向服务员了解制作方法,避免含油较多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将菜在清水中滤过再食用。

巧吃火锅:

  • 涮肉要熟透;
  • 火锅汤不能喝;
  • 清汤替代红汤;
  • 少量芝麻酱替代辣油;
  • 鸡肉、鱼肉替代牛、羊肉;
  • 注意搭配绿叶蔬菜;
  • 控制总容量;
  • 滋补锅底谨慎食用。

有消化系统症状时需注意什么?

  • 如果食欲差,可根据其爱好选用宜消化软食代替常规饮食;
  • 如果不能进食,每小时至少要饮250ml 的饮料或水,或1小时中少量多次饮用;
  • 如果正呕吐和/或腹泻,应该避免吃奶制品和果汁,可以饮食含盐的流质(清汤);
  • 不能进食者暂停短效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尽早就诊。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看医生?

  • 血糖超过15mmol/L;
  • 伴有经久不愈的感染;
  • 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
  • 感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得不到控制;
  • 体温超过38℃。

出现哪些情况应尽快入院治疗?

  • 出现持续呕吐、持续腹泻;
  • 呼吸困难;
  • 尿酮体持续阳性并伴有神志改变;
  • 体温超过39℃;
  • 血糖超过20mmol/L;
  • 体重突然下降超过5%;
  • 既往的慢性感染加重;
  • 发生紧急情况:骨折、外伤、昏迷、心脑血管急症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