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百年老火车站 即将美丽嬗变
九江百年老火车站 即将美丽嬗变
九江百年老火车站即将迎来美丽嬗变。近日,住建部、国铁集团联合公布了开展老旧火车站及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的试点名单,九江市成功入选,成为全国5个开展老旧火车站及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城市之一。
根据住建部、国铁集团联合公布的试点方案要点,九江北站(南浔铁路九江老火车站)将着力探索将老旧火车站保护利用改造为城市文化展示空间,打造铁路文化街区。
九江北站位于长江之滨,其与南浔铁路于1907年开工,1916年竣工且投入使用,1996年停止运营。该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商埠文化特征显著、码头文化与铁路文化汇聚。但由于站点长期闲置,周边街区配套不足、产业低端,站点与街区空间和功能割裂,难以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
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九江北站片区更新改造工作,将其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三期项目统筹推进。百年老火车站即将开启发展新篇。
晚清设立江西铁路公司,1907年启土开建
九江南浔铁路,作为赣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发展变迁。
晚清,20世纪初的商办铁路高潮:在收回路权的运动中,全国掀起商办铁路的高潮,江西也在这个时期设立江西省铁路公司。
江西铁路公司的成立:1904年,江西京官李盛铎等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设立江西铁路公司,并召集商贾创办江西省铁路,以“自保利权,杜绝列强觊觎”。
1905年,江西省铁路总公司成立,拟订了《江西全省铁路开办简明章程》,计划修建南北干线一条和支线三条。
1907年1月,南浔铁路作为干线第一段,在九江龙开河举行了启土典礼。
铁路建设初期,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困难,工程几度停工。期间,铁路公司曾尝试通过商办公开募股、向政府申请特别税、抽取大米和茶叶等出口商品的款项来筹措资金,但仍无法满足建设需求。
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铁路公司不得不四处借款。
南浔铁路分三段建设,第一段九江至德安于1911年5月18日开始售票营业,但只有几十公里。经过多次借款和艰难施工,第二段和第三段也相继完成。1916年6月6日,山下渡木桥完工,标志着南浔铁路全线贯通。
赣北地区首条铁路
建成后的南浔铁路,全长128公里,共设九江、沙河、黄老门、马回岭、德安、永修、涂家埠、新祺周、乐化、南昌10站。运营初期,旅客人数逐年增加,以客运为主,货运量相对较小。
作为赣北地区首条铁路,南浔铁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赣北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南昌、九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江西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铁路在抗战中的坚守与牺牲
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中国,南浔铁路在抗战中承受了巨大损失。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铁路员工在艰难中支持抗战行动,拆轨破路以阻碍日军进攻。
抗战胜利后,南浔铁路经过抢修和修复,于1947年6月15日重新通车。这一过程中,铁路员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铁路的现代化改造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南浔铁路逐渐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特别是赣江大桥的建成,使得南浔铁路与浙赣铁路相连,继而与全国铁路联网。
随着九江长江大桥开通,京九铁路大动脉全线贯通。九江启用新火车站,江边的老火车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九江老火车站,曾经是南浔铁路的始发站,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还对江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九江市将聚焦试点目标任务,深入研究破解九江北站统筹实施更新改造的难点问题,探索提出老旧火车站及周边街区统筹实施更新改造的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技术方法、政策举措等,让这座老火车站重新美丽绽放。
本文原文来自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