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古诗词鉴赏技巧大揭秘!
高考倒计时:古诗词鉴赏技巧大揭秘!
随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古诗词鉴赏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考生们必须攻克的难关。本文为你带来实用的古诗词鉴赏技巧,包括分析意境、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特色等内容,并提供精选例题供你练习。通过这些方法和题目,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精髓,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取得优异成绩。
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理解诗歌大意:多读诗歌的题目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抓住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歌中带有象征意义的具体景物,意境则是由多个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分析意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
分析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如象征、烘托、借景抒情等)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联系作者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高考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板
- 分析形象型
- 提问格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 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点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揭示形象意义
例题:《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 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3)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 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使用的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使用这种手法
3)分析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例题:《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 分析语言特色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概括语言特色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分析语言特色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例题:《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炼字型
- 提问方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分析其表达效果
3)结合全诗主旨分析其作用
例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 情感主旨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步骤:
1)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2)分析情感表达方式
3)总结诗歌主旨
例题:《秋夜纪怀》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问: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实战演练:古诗词鉴赏例题
例题1:《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答:
(1)这两句诗描绘了山谷中静谧而深远的景象。"谷静风声彻"通过反衬手法,以风声的清晰可闻来突出山谷的寂静;"山空月色深"则通过"空"字描绘出山野的空旷,"深"字则形容月色的浓重,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
(2)本诗通过描写山中静谧美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直接点明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高洁品格的心志。
总结
古诗词鉴赏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和意境,分析表达技巧,并结合作者背景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掌握六大题型的答题模板,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应对高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但最重要的还是多读多练,培养自己的语感和鉴赏能力。相信通过努力,你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