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干细胞抗衰新突破:亿万富豪趋之若鹜!
哈佛干细胞抗衰新突破:亿万富豪趋之若鹜!
2025年2月,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张毅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干细胞抗衰老的重要研究,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哈佛突破:年轻干细胞能逆转衰老
研究团队发现,老年个体内同时存在年轻和衰老两种造血干细胞(HSCs)。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他们发现CD150的表达水平可以较好地指征造血干细胞的衰老状态。CD150低表达的HSCs在多个指标上均显示出更“年轻”的状态,且造血重建能力更强。
更令人振奋的是,当研究者将老年鼠来源的CD150low HSCs移植至老年受体小鼠时,这些小鼠在多个生理指标上都表现出更年轻的状态,包括血液和免疫功能、肌肉力量、神经功能等,且寿命显著延长。这一发现不仅突破了以往对衰老机制认知的局限性,更为开发针对性的衰老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评价道:“张毅教授的这一研究不仅系统描述了HSCs衰老异质性,还揭示老年个体中存在功能近年轻状态的HSCs,为衰老干预提供了新策略。”
富豪入局:抗衰老赛道迎来资本盛宴
这一突破性成果吸引了众多亿万富豪的关注。近年来,科技界的超级富豪们纷纷在抗衰老领域展开布局,投入的资金规模令人咋舌。
2013年,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创立了专注于研究延长寿命和对抗癌症的生物技术公司Calico,投资达7亿美元。2022年初,Altos Labs携30亿美元巨额融资诞生,背后有前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和俄罗斯顶级富豪尤里·米尔纳的支持。该公司董事会更是星光熠熠,拥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不甘落后,2016年投入30亿美元成立BioHub生物中心研究所,致力于绘制人类“细胞图谱”。ChatGPT之父Sam Altman则在2022年底投资1.8亿美元成立Retro Biosciences,目标是在2030年前推出首款“长生药”。
技术突破:干细胞抗衰老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资本的推动下,干细胞研究在抗衰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抗衰老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MSCs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衰老作用:它们能够修复受损组织,促进新组织生成;具有显著的抗炎能力,能够抑制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还能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等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在国内,干细胞抗衰老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11月,解放军301医院开设抗衰老门诊,采用先进的医疗手段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全面的衰老状况评估和干预咨询。2024年2月,国内首部关于延缓衰老药物干预研究的专家共识发布,明确指出干细胞治疗是科学延缓衰老的策略之一。2025年1月,国内首款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在干细胞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尽管目前干细胞抗衰老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已经让人们对未来的医疗前景充满期待。正如哈佛大学著名遗传学家大卫·辛克莱教授所言:“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将在10年内有望控制生物年龄并逆转衰老,届时人类将比目前的平均寿命延长40年左右,活到120岁左右。”
从实验室到临床,从富豪投资到普惠医疗,干细胞抗衰老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虽然距离全民共享这一前沿科技还有一段距离,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抗衰老治疗将逐渐从富豪的“私人订制”走向大众的普惠医疗,为人类带来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长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