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222万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内卷还是躺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222万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内卷还是躺平?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6719035_122066681
2.
https://dxs.moe.gov.cn/zx/a/fdy_bjtj_llsk/211118/1733166.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BP52E05386XFK.html
4.
https://www.sohu.com/a/792797961_121045859
5.
https://dxs.moe.gov.cn/zx/a/xl_xlyr_xlyral/230906/1853767.shtml
6.
http://www.kbfinancial.com.cn/exce_info.aspx?cid=2&pid=41&tid=42&id=541
7.
https://xbsk.xcc.edu.cn/xcxyxbsk/article/html/20230704002
8.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will-have-record-high-college-graduates-next-year-20241119/7869785.html
9.
https://www.hrssit.cn/info/3277.html
10.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7304453
11.
https://www.chinaedu.net/html/2009/jiaoyuxinwen_0108/12658.html
12.
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1/14414.htm

2025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潮——122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3万。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就业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01

就业市场的严峻现实

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市场的压力可想而知。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的统计数据,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222万,较去年增加43万。这一数据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经济持续变化和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越发庞大的毕业生人数无疑将对就业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从薪资水平来看,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清华大学以13221元的平均月薪位居榜首,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分别为13002元和12710元。值得注意的是,有73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02

内卷与躺平: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内卷和躺平。

内卷现象在校园中愈演愈烈。许多学生为了在就业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纷纷选择延长教育年限,通过考研、考公等方式规避就业压力。一些学生甚至通过伪造实习证明或依赖人际关系寻找工作,导致“学历内卷”问题日益严重。

与内卷相对的是躺平现象。部分学生选择延迟就业,以陪伴家人、进修备考、支教、游学等形式暂时规避就业压力。这种被称为“慢就业”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增多。例如,一位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虽然成绩优秀,但看到同学通过家人帮助轻松进入国企,感到十分沮丧。最终,她选择调整心态,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更有趣的是,一种名为“ChillGuy”的文化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这种文化以一只双手插兜、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的狗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松弛、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例如,有学生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四级考试时写道:“四级考试马上就要考了,而我现在还不知道流程,不过这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我是个ChillGuy。”

03

多方合力,共克时艰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政府层面,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优化高校就业创业考评体系、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等。同时,地方政府也被鼓励挖掘新业态就业潜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学校层面,各高校纷纷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通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邀请优秀校友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岗位实习见习,促进他们提前熟悉职场环境。

学生个人层面,专家建议大学生要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避免眼高手低。在校期间,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提升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1222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挑战,内卷和躺平都不是最佳选择。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需要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和积极应对,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