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FDA警告:这五类化妆品成分易致敏,选购需谨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FDA警告:这五类化妆品成分易致敏,选购需谨慎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registrarcorp.com/blog/cosmetics/mocra/labeling-allergens-in-cosmetics/
2.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475434/
3.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672492/
4.
https://www.zmuni.com/en/news/monthly-collection-china-international-cosmetic-regulatory-8/
5.
https://www.cov.com/en/news-and-insights/insights/2025/01/fda-finalizes-two-guidance-documents-related-to-food-allergens
6.
https://www.dxfluidics.com/en/resource-center/technical-information/3200/
7.
http://www.globalauthorid.com/WebPortal/ArticleView?wd=577FFBC7AA1FE84B1F9C75A983423C611820A4B12E442229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重要警告,指出化妆品中存在五类常见致敏原,这些成分可能导致敏感肌肤人群出现过敏反应。这一警告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关注,也凸显了选择合适化妆品的重要性。

01

五大致敏原揭秘

FDA指出,化妆品中最常见的致敏原可分为五类:防腐剂、金属、香料、天然橡胶和染料。这些成分在各类化妆品中广泛存在,可能导致从轻微皮疹到严重过敏性休克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 防腐剂:如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等,常用于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 金属:如镍、钴等,可能存在于某些化妆品的色素中。
  • 香料:包括天然和合成香料,是导致过敏的常见原因。
  • 天然橡胶:主要存在于橡胶制品中,如乳胶手套,也可能出现在某些化妆品成分中。
  • 染料:如对苯二胺(PPD),常用于染发剂中。
02

化妆品过敏,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接触性皮炎是美国第五大皮肤疾病,每年直接医疗费用超过15亿美元。一项研究显示,从1996年到2016年,与个人护理产品相关的皮肤过敏病例增加了2.7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是标榜"天然"或"清洁"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致敏成分。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美国三大零售商销售的1651种"天然"个人护理产品,发现其中普遍存在致敏成分。研究指出,由于FDA尚未对"天然"或"清洁"等术语做出明确定义,生产商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暗示安全和健康效益的词汇,这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

03

中国化妆品监管新动向

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在不断加强化妆品监管。自2024年9月1日起,中国全面实施化妆品电子化申报,企业无需再邮寄纸质文件,整个注册和备案流程均可在线完成。同时,NMPA还计划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化妆品安全性:

  • 制定新化妆品成分技术指南
  • 加大现有成分数据在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
  • 加快推广替代动物实验的测试方法
  • 推进化妆品成分标准化体系建设
  • 鼓励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

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在化妆品监管方面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化妆品选择。

04

如何选择更安全的化妆品?

面对化妆品致敏原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仔细阅读成分表:购买化妆品时,仔细检查成分表,避免选择含有已知致敏原的产品。
  2. 选择温和配方:优先选择专为敏感肌肤设计的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含有较少的刺激性成分。
  3. 进行皮肤测试:在使用新产品前,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小范围测试,观察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
  4. 关注最新法规:了解国内外化妆品监管动态,选择符合最新安全标准的产品。
  5. 保持理性消费:不要轻易相信"天然"、"有机"等营销词汇,选择产品时应更加关注其成分安全性。

化妆品致敏原问题日益凸显,但通过科学监管和理性消费,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过敏风险,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