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车助力上海蓝天保卫战:165万辆推广规模领跑全国
油电混动车助力上海蓝天保卫战:165万辆推广规模领跑全国
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再创佳绩,累计推广规模将达到165万辆,继续位居全国城市之首。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的结果,其中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混动车”)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引领,混动车推广驶入快车道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走在政策创新的前沿。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不再向插电式混动汽车发放专用牌照额度,这一政策调整虽然收紧了对混动车的扶持力度,但也反映了混动车市场已经步入成熟阶段。
根据最新政策,个人用户申请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用户名下没有使用过上海市绿牌额度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 购买插电混动车辆的用户需满足在上海市有充电设施的要求
- 名下没有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也没有使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登记的车辆(不包括摩托车)
技术优势,混动车成环保出行新选择
混动车集成了两种或多种动力源,包括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内燃机等。这种设计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灵活地利用不同的动力源,达到更高效、更环保的效果。
混动车的主要优势在于:
- 动力分配优化:通过复合动力系统,车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平均分配功率,使内燃机在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佳工况下运行。
- 灵活的动力补充:当内燃机无法满足大功率需求时,电池可以提供额外的动力;而在低负荷条件下,内燃机产生的多余能量可以用来为电池充电。
- 续航无忧:由于内燃机可以持续工作,而电池又能够不断充电,混动车的续航里程与普通燃油车相当。
成效显著,上海模式引领全国
上海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截至2023年底,上海汽车保有量已达547.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28.8万辆,位列全球第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2024年上海将继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将再创新高。同时,上海还将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混动车前景可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动车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通过第五代DM技术将油耗降低到百公里3L以内,出行成本直追纯电动车,同时也能让车主告别续航焦虑。
虽然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正在逐步收紧,预计2025年可能取消免费绿牌发放,但这并不影响混动车的市场前景。相反,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混动车有望凭借其环保和使用便利性的双重优势,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上海的实践证明,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油电混动车正在为城市的蓝天保卫战贡献重要力量。随着更多城市加入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行列中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混动车将在全国范围内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