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消防局发布最新指南:消防栓这样用才正确
臺北市消防局发布最新指南:消防栓这样用才正确
近日,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发布了最新消防栓使用指南,对公众在火灾初期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指南,在一般建筑内发生A类火灾(木材、纸张、布料等普通可燃物燃烧)时,应优先使用直流水柱扑灭火焰;而在浓烟环境中,则建议使用水雾进行排烟和降温。此外,对于特殊场所如停车场或电信机房等,还提供了相应的消防安全设备设置标准。
消防栓使用步骤
消防栓是常见的消防设备,正确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初期火灾。以下是消防栓的基本操作步骤:
发现火警,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在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触发最近的手动报警装置,通知消防控制中心。
打开消防栓箱:找到最近的消防栓箱,打开箱门。
取出喷嘴:从消防栓箱内取出喷嘴(瞄子)。
拉出水带:将水带从消防栓箱内拉出,确保水带无缠绕、无破损。
连接喷嘴和水带:将喷嘴连接到水带的一端。
连接水带和消防栓:将水带的另一端连接到消防栓的出水口。
转开制水阀:逆时针旋转消防栓上的阀门,开启水源。
对准火源喷射:手持喷嘴,对准火源根部进行喷射。如果直接看到火点,可使用直流水柱;如果现场浓烟密布,应使用水雾模式,既能排烟又能降温。
灭火器 vs 消防栓:何时使用?
灭火器:适用于初期小范围火灾,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口诀是“提拔瞄压”——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瞄准火源根部,压下手柄喷射。
消防栓:适用于较大范围或火势稍大的火灾,水源充足,灭火效果好。但需要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持喷嘴对准火源,另一人控制阀门和水带。
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建议
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高层建筑火灾达2808起,造成107人死亡。因此,高层建筑内的家庭应常备以下消防器材:
家用灭火器:用于扑灭初期小火。
灭火毯:可用于扑灭小型火源或包裹身体逃生。
高楼逃生器:如楼方舟等专业设备,可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快速撤离。
强光手电筒:用于照明和发出求救信号。
逃生呼吸器: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在火灾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切记不要乘坐电梯,应通过安全通道有序撤离。如果无法逃离,应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
消防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必要的逃生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定期参加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消防演练,熟悉各类消防设备的操作,提高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