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与杭州共成长的45年
中国计量大学:与杭州共成长的45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拂过神州大地,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一所特殊学校的诞生——杭州计量学校。这所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学校,开启了中国计量大学与杭州长达45年的深厚渊源。
起步:杭州计量学校的创立
1978年10月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关于国家计量总局工作任务和机构设置的报告》,批准在杭州筹建计量学校。学校选址在西湖区古荡公社境内和尚圩,目标是为全国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计量技术人员。
1979年7月27日,国家计量总局批准了《杭州计量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学校暂设长度、热学、力学、电磁、无线电计量五个专业,学制四年,面向全国招生。同年9月1日,杭州计量学校筹建处正式启用,办公地点设在曙光路黄龙洞口浙江省标准计量局内。
发展:从专科学校到本科院校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级计量科技人才的需求。1983年5月10日,教育部批准杭州计量学校改建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设置五个专业,学校规模扩大到750人。
1984年2月6日,教育部同意计量专科学校正式建校并招生。学校建在杭州市,设置五个专业,学校规模750人,由国家计量局和浙江省双重领导,以国家计量局为主。同年8月,学校招收了首批大专学生257人。
1985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国家计量局向教育部提出建立本科学院的申请,经过严格评审,10月18日,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中国计量学院。学院以计量专科学校为基础,继续实行国家计量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体制,发展规模为3000人。
壮大:省部共建的多科性大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计量学院在杭州这片创新沃土上迅速成长。1996年,学校开始招收质量工程专业本科生,标志着学校向多学科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院管理体制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纳入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年,学院制定了到2005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0人的规划,并首批进入下沙高教园区办学,新校区征地面积1180亩,投资5.35亿元,规划建设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
2003年8月,学院整体搬迁至下沙高教园区。同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新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
新篇:中国计量大学的崛起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发文同意中国计量学院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学校正式进入多科性本科学校发展阶段。目前,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开设58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约1.7万人,研究生近4600人。
学校在杭州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大,更体现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2021年6月,学校与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计量大学将继续扎根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以“精思国计,细量民生”为校训,为国家计量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从1978年到2023年,从杭州计量学校到中国计量大学,这所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高校,见证了杭州从历史文化名城向创新活力之城的华丽转身,也书写了自己与杭州这座城市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