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的生存智慧:在大国博弈中灵活自保
马尔代夫的生存智慧:在大国博弈中灵活自保
近日,马尔代夫与印度的关系出现戏剧性转圜。在经历了一年的相互指责和公开敌意之后,两国关系迅速回暖。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佐(Mohamed Muizzu)去年10月访问印度以来,三位高级部长在一个月内先后访问印度,双方誓言加强双边安全合作。这一转变背后,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的智慧。
历史上的平衡艺术
马尔代夫是一个由近1200个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位于印度洋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马尔代夫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外交策略。虽然与印度地理位置接近,文化渊源深厚,但马尔代夫从未完全依附于印度。早在1887年,马尔代夫就与英国签署《友好合作条约》,在保持内政自主的同时,将外交事务交由英国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扩大,马尔代夫更是积极发展对华关系。2004年马尔代夫海啸期间,中国提供了及时援助;2011年中国在马累开设大使馆;2014年和2016年,中马两国签署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援助协议。马尔代夫在印度和中国之间巧妙周旋,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
经济困境下的外交调整
当前,马尔代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数据显示,马尔代夫的外债总额已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债务违约风险高企。为应对危机,马尔代夫不得不调整其外交策略。
2023年11月,穆伊佐总统上任后,最初采取了“亲中反印”的立场,甚至要求印度撤军。然而,随着经济形势恶化,他开始重新评估与印度的关系。印度抓住机会,向马尔代夫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加大对马尔代夫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耗资超过5亿美元的大马累连接项目。
这一系列经济援助促使马尔代夫重新调整其外交政策,从最初的“印度滚蛋”转变为寻求与印度和中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这表明,在经济压力面前,小国往往需要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来平衡各方利益。
军事安全的双轨策略
在军事安全领域,马尔代夫同样采取了平衡策略。一方面,与中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获得无偿军事援助,以增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与印度保持安全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反恐和海上安全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马尔代夫与中国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主要集中在反海盗和安全监测等领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正如成都世通研究院执行院长龙兴春所言,这些援助“主要以帮助马尔代夫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主,比如防范海盗、进行周边安全监测等,以促进共同安全”。
维护主权的启示
马尔代夫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为其他小国提供了有益启示:
灵活的外交政策: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交策略,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
经济多元化:通过发展旅游业、渔业和服务业等多元化经济,减少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增强经济韧性。
利用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利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
安全合作:通过与多个大国建立安全合作关系,形成相互制衡,避免被某一大国完全控制。
马尔代夫的经验表明,小国虽然在实力上无法与大国抗衡,但通过智慧的外交策略和务实的经济政策,完全可以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