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蠹虫肆虐,森林生态系统告急!
小蠹虫肆虐,森林生态系统告急!
小蠹虫,这种体长仅1-4毫米的微小昆虫,正在悄然威胁着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橡胶树病虫害重度流行,小蠹虫在海南儋州、琼中、白沙、万宁及云南勐腊等市县的局部区域偏重发生,预计危害株数高达350万株。专家预测,2024年我国橡胶树病虫害将呈中偏重度发生趋势,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严峻挑战。
小蠹虫虽不及米粒大小,却能通过集体行动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它们主要以树皮或真菌为食,部分种类极具攻击性,可导致成片森林死亡。更令人担忧的是,小蠹虫不仅直接取食植物组织,还会传播病原真菌,进一步削弱树木健康。
研究表明,小蠹虫与真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以红脂大小蠹为例,它与10种长喙壳类真菌伴生,其中黑脂小蠹细帚霉、长梗细帚霉、温菲尔德细帚霉和瓦格纳长喙壳等与红脂大小蠹有着较为紧密的共生关系。这些伴生菌能够协助小蠹虫建立种群,协同克服寄主抗性,从而加剧对树木的危害。
面对小蠹虫的严重威胁,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积极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青海省在小蠹虫综合防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组在麦秀林场、仙米林场、友谊桥林场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全省天然林小蠹虫13种,并总结了其危害特征和生活史等生物学信息。通过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4000亩小蠹虫综合防治示范推广,综合防效达到82.65%。
然而,小蠹虫的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它们的生活史不整齐、扩散蔓延迅速,且生存顽固,一旦传入并成功定殖,将很难根除。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日益增加,这无疑为小蠹虫的防治工作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专家呼吁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确保病虫害的早发现、早防治。同时,应积极探索和推进病虫害社会化、专业化、区域化统防统治模式,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胶农科学防治意识和水平。只有通过多方联动、科学防治,才能有效遏制小蠹虫的蔓延,保护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