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中药?这些误区你踩过吗?
如何正确使用中药?这些误区你踩过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健康生活的追求,中药因其“纯天然”的特性备受青睐。然而,“纯天然”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在使用中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药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其次,中药使用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第三,要注意中药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第四,滋补类中药不宜滥用或过量服用;第五,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中药产品;最后,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并遵循医嘱,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并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
中药使用常见误区
误区一: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许多人误以为中药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实际上,中药的使用剂量需要严格遵医嘱。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但大剂量时反而会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此外,发热病人服用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因此,中药的使用剂量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
误区二:消炎药一定是寒凉性
受中医“热症寒消”“寒症热祛”的思维限制,很多人认为治疗炎症一定要用寒凉性中药。但事实上,消炎药物不一定是寒凉药,温、热性药物也可消炎。例如,在选用消炎解毒类中成药时,不可执着于寒凉性药物。如同具寒凉性和温性中药的清浊祛毒丸,消炎解毒功效普遍强于同类中成药。
误区三:古方一定靠谱
虽然许多传承千年的经典古方是中药的宝贵财富,但每朝每代的名医都会对这些验方进行改良。例如,源自宋朝的苏合香丸,今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出药方中的有效、有害成分,并将含有汞元素的朱砂剔除掉了,改造为麝香保心丸,让其效果更好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毒性。
误区四:滋补类中药可以随便吃
滋补类中药是用来综合调理身体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即便是常用的西洋参、当归等补益药,也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虚损程度、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适用。如果盲目服用,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保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决定进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让医师依据个人体质,状态,健康程度,开立处方,并调整药材的剂量。
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同的中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有的可以增强疗效,有的则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使用中药时,必须严格遵守配伍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成分
“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药配伍中的重要禁忌。例如,治风湿痹症的祛风止痛胶囊中含有草乌,大活络丸中含有附子,而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等分别含有川贝、半夏,依据配伍禁忌原则,若将上述两组合用,乌头类与川贝、半夏就属于“十八反”的配伍禁忌;利胆中成药利胆排石片、胆宁片中均含有郁金,若与苏合香丸、紫雪散等含丁香的中成药同时使用,就要注意“十九畏”药物的禁忌。
含有毒性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在功效相似的中成药成分中,通常会有一种或几种相同药物,因此联用将增加某一种或几种药得剂量。如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会增加朱砂的服用量,就加大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成分与功效相似,且均含冰片,由于冰片药性寒凉,服用剂量过大容易导致胃寒胃痛,所以建议使用一种即可。因此几种含有毒性成分或相同成分的中成药联用时,一定要注意有毒成分和相同成分的叠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不同功效中成药的联用禁忌
不同功效的中成药联用时需要谨慎。例如,附子理中丸属温中散寒剂,牛黄解毒片属清热解毒泻火剂,二者联用会相互抵消药效,所以不适宜联用。其他相似类型的联用也属于不注意症候的不合理用药。
特定药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麻黄中所含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能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又能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所以含麻黄的中成药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联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联用。另外,含朱砂的中成药与含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消瘿五海丸等同服,会在肠内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中药的副作用
中药虽然来源于自然,但并非完全没有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皮肤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出现红肿、瘙痒、湿疹等皮肤症状。例如,有人对当归、白芍等药物过敏,接触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
胃肠道不适
中药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例如,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腹泻。
晕眩和心悸
某些中药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如晕眩和心悸。例如,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悸、失眠等症状。
长期服用含毒性药物的风险
长期服用含毒性药物,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例如,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滋补类中药的正确使用
滋补类中药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使用时仍然要基于个人体质,并注意适量原则。例如,人参虽然具有补气作用,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因此,滋补类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服用。
如何选购中药
选购中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即信誉良好的药店或医院。市面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中药产品,它们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正规渠道购买的中药产品通常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在购买中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等信息,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
结语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然而,在使用中药时,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和谨慎,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和禁忌。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并遵循医嘱,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并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