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碎片化睡眠vs熬夜:谁更伤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碎片化睡眠vs熬夜:谁更伤身?

引用
10
来源
1.
http://www.globalauthorid.com/WebPortal/ArticleView?wd=EB8226960964C563B63D49187876DEEE5FC0EEF0CD86F580E3CE8E3F454F3F1A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5109718391861
3.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2803120/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444537027000063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017823
6.
https://www.chinagp.net/EN/abstract/abstract6415.shtml
7.
https://www.nhlbi.nih.gov/news/2020/new-study-links-fragmented-sleep-chronic-inflammation-hardened-arteries
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79541/
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542260/
10.
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sleep-deprivation/interrupted-sleep

近日,“碎片化睡眠”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专家指出,长期碎片化睡眠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造成损害,甚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的风险。相比熬夜,碎片化睡眠的危害可能更大。

01

碎片化睡眠vs熬夜:定义与区别

碎片化睡眠和熬夜是两种常见的睡眠问题,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机制有所不同。

碎片化睡眠指的是睡眠过程被频繁打断,导致无法获得完整的睡眠周期。这种情况在照顾婴儿的父母、夜班工作者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例如,一位妈妈可能每晚需要多次起床安抚哭闹的宝宝,每次只能睡1-2小时,这样的睡眠模式就属于碎片化睡眠。

熬夜则是指主动延迟入睡时间,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比如,有些人习惯晚上追剧、玩手机,直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而第二天又需要早起上班,这样长期的睡眠不足就是典型的熬夜行为。

02

碎片化睡眠:代谢功能的隐形杀手

研究表明,碎片化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睡眠片段化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葡萄糖代谢能力降低,增加糖尿病风险。研究中,11名健康志愿者在经历两天的睡眠片段化后,胰岛素敏感性从5.02降至3.76(mU/L)-1min-1(P< .0001),葡萄糖有效性也从2.73 × 10-2min-1降至2.16 × 10-2min-1(P< .01)。这些变化表明,睡眠片段化会显著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

此外,碎片化睡眠还会导致早晨皮质醇水平升高,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这些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长期影响。虽然碎片化睡眠可能不会像熬夜那样立即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其对代谢功能的长期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03

熬夜:认知功能的直接损害

熬夜的危害则更多体现在认知功能和日常表现上。研究显示,连续三天每天只睡4小时,会导致:

  • 注意力下降,驾驶事故风险提高30%
  • 免疫力降低,感冒概率增加2倍
  • 情绪焦虑,压力激素水平升高

从短期来看,熬夜的影响可能更为直观和明显。但长期熬夜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导致代谢综合征等。

04

谁更伤身?数据说话

那么,究竟是碎片化睡眠更伤身,还是熬夜的危害更大呢?研究数据给出了答案。

一项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发现,连续三天每天睡眠时间被分割成多次短睡眠(每次≤2小时),对认知的损害程度相当于24小时完全不眠。这种损害不仅体现在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上,还会影响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碎片化睡眠的危害可能更隐蔽但更深远。它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我们的代谢功能,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05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无论是碎片化睡眠还是熬夜,都对健康有害。但通过一些方法,我们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 对于碎片化睡眠者:

    • 尽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 如果是照顾婴儿,可以尝试与伴侣轮流夜班
    • 白天适当补充短时高质量的睡眠
  • 对于熬夜者:

    • 逐步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提前15-30分钟入睡
    •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影响
    • 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帮助身体建立睡眠习惯

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改善方式,都需要坚持至少4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同时,保证每天至少4-5小时的连续睡眠,这对维持基本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6

结语

碎片化睡眠和熬夜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但它们的影响机制不同。碎片化睡眠可能更隐蔽地损害我们的代谢功能,而熬夜则会直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重视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