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研究证实:MCT饮食助力肺癌术后快速康复
协和医院研究证实:MCT饮食助力肺癌术后快速康复
中链甘油三酯(MCT)饮食在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临床营养学领域的重要创新。研究表明,与传统饮食相比,MCT饮食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肺癌手术患者带来福音。
MCT饮食的优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MCT饮食的肺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饮食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缩短肛门排气时间:MCT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4.00(9.75,36.97)小时,显著短于常规饮食组的28.50(24.00,48.00)小时(P<0.001)。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MCT组头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42%和6.58%,显著低于常规饮食组的51.25%和31.25%(P<0.001)。
提高住院舒适度:MCT组住院舒适度评分为(16.74±1.70)分,显著高于常规饮食组的(14.83±2.34)分(P=0.016)。
减少住院费用:MCT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9,701.82±8105.47)元,显著低于常规饮食组的(44,511.79±9593.19)元(P=0.007)。
MCT饮食的作用机制
MCT饮食之所以能带来如此显著的临床效果,与其独特的代谢特性密切相关。与传统的长链甘油三酯(LCT)相比,MCT具有以下特点:
更快的消化吸收:MCT不需要胆汁酸的乳化作用,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避免了复杂的乳糜微粒形成过程。
更少的胃肠道负担:MCT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较弱,不会像LCT那样触发强烈的十二指肠-胃反馈抑制作用,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
降低淋巴系统负担:由于不形成乳糜微粒,MCT可以减少手术患者淋巴管瘘导致的脂肪丢失和引流液漏出量,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临床应用前景
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癌术后康复领域,但MCT饮食的潜在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创新饮食方案有望在更多类型的手术患者中发挥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在临床营养领域的持续创新,为MCT饮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教授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特医食品研发体系,推动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营养治疗方案。
MCT饮食的出现,不仅为肺癌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更为临床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创新饮食方案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