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尹后庆谈师德反思:教师成长的必修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尹后庆谈师德反思:教师成长的必修课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9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98/201912/t20191226_413574.html
2.
https://www.sohu.com/a/405123221_100028284
3.
https://kdfz.ustc.edu.cn/2010/1230/c5242a53382/pagem.htm
4.
https://news.bwu.edu.cn/info/1224/32222.htm
5.
https://edu.sina.cn/zxx/zxxzx/2020-01-27/detail-iihnzhha3727432.d.html
6.
https://www.xindetihui.com.cn/shidepeixun/article_116351.html
7.
https://kdfz.ustc.edu.cn/2010/1230/c5242a53398/pagem.htm
8.
https://kdfz.ustc.edu.cn/2012/1018/c5241a53562/pagem.htm
9.
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39886.html

“师德养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本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通过反思提升师德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师德与育德的统一,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01

师德反思:从课堂到心灵的对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例如,在教授高中语文课文《书愤》时,有学生质疑陆游的“自我感动”,认为这位爱国诗人过于沉溺于个人情感。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强调教材的权威性,无疑会打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相反,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当代视角解读古诗,反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她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鼓励他们用现代语言改写《书愤》,将“楼船夜雪”与电竞战场相联系,将“铁马秋风”与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相呼应。这样的教学创新不仅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更让学生在古今对话中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

02

师德反思:在实践中提升育德能力

师德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教授《氓》这首诗时,教师发现女生们对诗中女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而男生则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这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个“古今对话墙”的活动,让学生从现代视角重新解读《氓》中的爱情悲剧。女生们写下了“桑叶凋零不是结局,我的根系正在地底生长”的诗句,而男生们则创作了“单枪匹马的荣耀,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的标语。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性别平等意识。

03

师德反思:在自我批判中追求卓越

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教师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一位教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发现,有学生将她的粉笔灰比作“陆游的鬓角勋章”。这个比喻让她深思:自己是否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她开始尝试调整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讲解《书愤》时,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在教授《氓》时,她鼓励学生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这些改变,不仅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了人格的滋养。

04

师德反思:在终身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总是无法突破传统的框架。这促使她开始反思:是否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才无法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启发?

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甚至向学生请教他们感兴趣的新事物。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不仅丰富了她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形象。

正如尹后庆所言,师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在育德过程中逐步实现。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提升,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师德反思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保持警醒,在面对挑战时勇于创新,在取得成绩时不骄不躁。正如一位教师所说:“师德不是照亮自己的火把,而是点燃学生心灯的火种。”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实践中,教师才能真正成为那颗火种,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