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症状、病因、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全解析
COVID-19:症状、病因、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全解析
COVID-19,又称2019冠状病毒病,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2019年底首次出现以来,COVID-19迅速蔓延全球,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COVID-19的症状、病因、风险因素、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
病毒概述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可引起普通感冒、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COVID-19等疾病。COVID-19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在密切接触者之间传播。虽然许多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COVID-19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保持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方法。其他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症状表现
COVID-19的症状通常在接触病毒后2至14天内出现,可能包括:
- 干咳
- 气短
- 味觉或嗅觉丧失
- 极度疲倦
- 消化系统症状(如胃部不适、呕吐或腹泻)
- 疼痛(如头痛和肌肉疼痛)
- 发热或寒战
- 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或喉咙痛)
有些人可能只有少数症状或完全无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感染者仍可将病毒传播给他人。部分患者在发病后7至14天内症状可能加重。
COVID-19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轻型患者肺功能正常,而危重型患者则可能出现全身多器官损害。
在极少数情况下,COVID-19感染者可能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或MIS-A),这是一种与器官或组织发炎相关的疾病。
何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帮助:
- 呼吸困难
- 皮肤、嘴唇或指甲床发白、发灰或发青
- 新发意识模糊
- 难以保持清醒或难以唤醒
- 持续性胸痛或压迫感
病因分析
COVID-19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即使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病毒。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呼吸、唱歌或说话时释放的飞沫传播。
COVID-19可能多次感染,原因包括:
- 人体免疫力随时间减弱
- 接触大量病毒突破免疫防御
- 病毒变异降低疫苗或既往感染的保护效果
风险因素
感染COVID-19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与感染者同住
- 在通风不良且人群密集的场所长时间停留
- 与感染者有30分钟以上的密切接触
COVID-19重症的风险因素包括:
- 65岁及以上或6月龄以下
- 未接种疫苗
- 患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 吸烟
- 肥胖
并发症
COVID-19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包括:
- 长期丧失味觉和嗅觉
- 皮疹和溃疡
- 呼吸困难或肺炎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休克
- 炎症反应
- 血凝块
- 肾损伤
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可能出现长期症状,称为COVID-19后综合征(Long COVID)。
预防措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6个月及以上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目前可用的疫苗包括:
- 辉瑞-BioNTech疫苗(6个月及以上)
- 莫德纳疫苗(6个月及以上)
- 诺瓦瓦克斯疫苗(12岁及以上)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接种疫苗。除疫苗接种外,其他预防措施包括:
- 保持社交距离
- 勤洗手
-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
-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表面
- 在高风险场所佩戴口罩
旅行建议
旅行时,特别是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对于高风险人群,佩戴口罩尤为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梅奥诊所(Mayo 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