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职校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前提。职业院校优秀教师的成长源于其教学经验的获得,关键在于是否进行了教学反思以及获得成效。因此,职校教师可从以下九个视角展开教学反思。
职校教学的特点与挑战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然而,当前职校教学面临诸多挑战:
-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
- 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
- 实践教学资源有限
- 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这些挑战使得教学反思在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
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
1. 反思教学理念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将教学理念从重视理论传授转向实践技能培养,从重视逻辑“认知”教育转向“情境”浸染,这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为党和国家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否重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社会交往、互助合作、知识融通、自我创新等能力,是否进行了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等,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认识和行为习惯。
2.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影响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工具配置、教学方法选择及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职校教师应从其出发点和归宿点进行反思,比如是否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引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选教材是否符合职教教学需要,是否运用典型案例、实操实训等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析,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频率是否合适有效等,从而摸索出实用、适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3. 反思教学过程
反思教学过程即可从学生到课率分析其对该课程的欢迎程度,从课堂抬头率和点头率分析其对课堂教学的认可程度,从作业及时完成度、对错率和考试及格率分析其对教学效果的内化程度等,这就要求职校教师基于教学结构精练教学过程,并匹配相应教学方法,比如匹配陈述性知识的“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步课堂教学法,匹配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专业技能课程的“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及项目教学法”等。
4. 反思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的主体有院系督导、教师同行、授课学生等,其内容包括教学态度、准备、组织以及互动频率、课堂讲解、教学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内容、进度、效果等。对职校教师而言,反思教学反馈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良机,以布置作业为例,要通过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反馈出的不足,选择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 反思教学价值
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培养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关键能力培养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使其成为人格健全的职业人。这就要求职校教师将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和顶岗实习视为教育教学的三大主体,并使之融会贯通。
6. 反思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等基础基本功,以及专业特色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等专业基本功。当前,职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仍存在重视专业的多、着力基础的少,能动口讲解的多、会动手操作的少,利用资料的多、融会贯通的少等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前做好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具“四备”,按照“组织教学、课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后小结、作业布置”五大环节上好每节课,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7. 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等很多种类,且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比如案例教学法更适合医学、法律、管理、工科等领域的课程,但如果案例并非源于真实情境,以及教师缺乏带领案例讨论的经验技巧时,其效果未必就好。这就要求职校教师不仅要基于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学条件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找准所选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
8. 反思所用教材
只有“弄懂、吃透、精炼教材”,教师才能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最优作用,这要求职校教师首先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准确把握教材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通过材料筛选、组织、加工,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转化为综合的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科学合理。其次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辨析出其具有哪些类型的教学目标,比如认知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先记忆再思考等,并对重点难点进行改进。
9. 反思教学效果
建立起好课的标准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职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反思不仅包括课堂即时教学效果反思、课后教学效果反思、单元教学效果反思、批改作业效果反思、各类考试效果反思,还包括收到各方反馈意见后的教学效果反思、合作对话促成的教学效果反思、实践检验后的教学效果反思等,从而系统、完整地找到需要改进之处并加以优化,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案例分享
某职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发现,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通过反思,教师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结与展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力量,其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教学反思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