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急救流程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双轮驱动
北京协和医院:急救流程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双轮驱动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第一个医院内急诊科,被誉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源地。经过三十余年的蓬勃发展,如今的协和医院急诊科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急救中心,每年接诊患者近20万人次,日均急诊量达500人次以上。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急救能力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急救需求,协和医院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2024年6月至8月,医院举办急危重症情境模拟实操培训,分基础版和进阶版两个层次,以小组演练形式还原真实临床场景。
基础版课程面向低年资医生,重点培训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包括心脏骤停识别、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进阶版课程则针对高年资医生和护理人员,通过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演练,提升团队在复杂病例中的决策和配合能力。
信息化建设助力急救流程优化
2024年10月,协和医院完成HIS系统升级,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新系统不仅提升了运行速度和数据精度,还推出了门急诊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等便民应用,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
在信息化支撑下,协和医院建立了完善的预检分诊标准和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实现了急诊资源的高效调配。特别是在2020年,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急诊科和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理念,实行三级预检分诊与分区管理,为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心”理念引领优质服务
协和医院急诊科党支部创新性提出“九心”理念,将急诊科定位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心、不明原因患者诊疗中心、待住院患者等候中心等九大功能中心。这一理念不仅优化了急诊流程,更体现了协和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展望未来:持续引领急救医学发展
作为中国急诊医学的发源地,北京协和医院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从1985年主编我国第一部急诊医学专著《急诊临床》,到如今的信息化建设和模拟培训创新,协和医院在急救医学领域持续领跑。
未来,协和医院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建设,优化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还将通过教学和科研,为全国培养更多优秀的急救医学人才,推动我国急救医学事业的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急救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协和医院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患者为中心,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