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教你朗诵古诗词:从基本功到艺术表现
濮存昕教你朗诵古诗词:从基本功到艺术表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当濮存昕的声音在舞台上响起,仿佛将观众带入了李白笔下的壮丽世界。这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朗诵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成为了古诗词朗诵领域的佼佼者。
濮存昕与古诗词朗诵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的父亲苏民是一位著名的演员和朗诵家,经常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星期朗诵会”。年幼的濮存昕就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接触到了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等诗人的作品。这些早期的经历为他后来在朗诵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在濮存昕看来,朗诵古诗词不仅仅是简单的朗读,更是一种艺术表演。他强调,朗诵的最高境界是说话,要将诗歌的本意原原本本地演绎出来。他认为,朗诵者需要关注诗歌的字意和情境,而不是过分强调个人的表现。在朗诵时,他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控制,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诗的灵魂和情感。
在具体技巧方面,濮存昕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他认为,声音的圆润和感染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朗诵时,他注重语气和语调的变化,通过轻重缓急的节奏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同时,他还强调了语言的准确性,认为字正腔圆是舞台表演的基础。
濮存昕还提到,朗诵古诗词需要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他认为,有些诗词是要随着年龄增长才能理解的。年轻时可能只是机械地朗读,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才能真正领悟到诗词中的意境和哲理。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使得他的朗诵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当今社会,古诗词朗诵正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热潮。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古诗词。濮存昕认为,这种文化现象值得肯定,因为它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诗词的学习和朗诵中来。他鼓励年轻人通过朗诵古诗词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濮存昕的朗诵技巧和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更能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正如濮存昕所说,朗诵的最高境界是说话,真正的演员在演戏时,别说词,说意思,别演戏,演人。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正是濮存昕能够在古诗词朗诵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