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追寻孟浩然足迹:湖北襄阳的文化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追寻孟浩然足迹:湖北襄阳的文化之旅

引用
搜狐
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387969376_100183940
2.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5a54d4998c015bdb9ec5450
3.
http://www.hb.chinanews.com.cn/news/2025/0109/413403.html
4.
https://m.qi18.com/jingqu/top10/index596dianhltq/
5.
https://scdaily.com/zh-CN/post/57718

2024年,一场以“诗意田园与当下生活”为主题的长江文学周活动在湖北襄阳成功举办。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故乡,襄阳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片孕育诗歌的沃土。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孟浩然的足迹,感受着这位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魅力。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又号孟山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出生于襄阳城南的涧南园,这座庄园背靠山峦,南临汉水,风光怡人。孟浩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涧南园不仅是孟浩然的出生地,更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场所。园内种植着各种花草蔬菜,果树成林,环境幽静。孟浩然常与邻里好友一同打理果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他还在附近的小山塘垂钓,聆听樵夫和渔夫的歌声,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孟浩然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他多次在诗中提到的鹿门山,位于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现是国家森林公园,湖北省风景名胜区。

鹿门山不仅是孟浩然的隐居之所,更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诗篇,如《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人在鹿门山山腰建立了孟浩然故居,也称孟园。孟园占地约20亩,正门高悬“孟园”横匾,门外以李白“白首卧松云”诗句意境,用一块长2.3米,高、宽1.4米的整块青石雕琢成孟浩然卧像。卧像手持书卷,侧卧山石之上,野花之旁,意态安详淡然、栩栩如生。卧像底座正面镌刻李白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基座背面碑刻孟浩然生平简介。整座卧像四周绿茵鲜花相伴,与孟浩然崇尚山水自然的意趣浑然一体。

迈入“孟园”大门,迎面一方照壁,上书孟浩然《春晓》诗。照壁左侧,两层古建筑背山而立,一楼五间大厅陈列孟浩然生平简介,诗集诠释文本、原故里建筑建材。照壁之后,穿过花径绿院,耸立着孟浩然故里正殿。殿堂为五开间二层飞檐,庄重、古朴、威严。正堂高悬孟浩然中堂挂像,侧厅分别展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著名诗人、文豪对孟浩然的评价和孟浩然描绘家乡襄阳“山水美会稽”的著名诗篇。

从正殿侧面进入后院,一排仿唐茅屋,为孟浩然隐居时的起居室,室内陈列唐代卧具与生活用品。后院右侧的崖壁之上,列诗碑长廊,书刻孟浩然三十六首代表诗作。孟浩然隐居故里建筑以明清风格为基调,融唐代建筑特点于其中。整座建筑修建在茂林山石之间,飞阁流檐与苍松翠柏相互勾连,自然和谐、不显雕饰。

除了鹿门山和孟浩然故居,襄阳还有多处与孟浩然相关的文化景点。比如位于襄阳城东风林的孟浩然墓,墓地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孟浩然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孟浩然是中国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孟浩然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异草相依。

在当代,孟浩然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2024年举办的长江文学周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前来探访孟浩然的足迹,还通过研讨会、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孟浩然的诗歌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以“诗意田园与当下生活”为主题,讲解了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及其隐逸生活的现实意义。襄阳知名诗人涂玉国也举行了诗集《汉水汤汤》研讨会,进一步丰富了这次文化之旅的内容。

追寻孟浩然的足迹,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襄阳的山水之间,我们仿佛还能听到孟浩然的吟唱,感受到他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种文化传承,让襄阳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