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法催收贷款罪或将填补法律盲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法催收贷款罪或将填补法律盲区

引用
中国人民银行
11
来源
1.
http://www.pbc.gov.cn/WZWSREL2Vwb3J0YWwvZmlsZURpci9yaHdnLzIwMDAwOTAxZi5odG0=
2.
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00816/herald/489282880570ed0b5bc2c99b1d21a267.html
3.
http://iolaw.cssn.cn/fxyjdt/201906/t20190625_4923709.shtml
4.
https://www.ahjd.gov.cn/News/show/1578545.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63198
6.
https://www.zzjkq.gov.cn/zcfg/8177438.jhtml
7.
http://www.cicjc.com.cn/info/1040/15195.htm
8.
https://www.spp.gov.cn/llyj/202205/t20220514_556843.shtml
9.
https://peoples-law.org/zh-CN/debt-collectors-and-law
10.
https://www.cssn.cn/fx/fx_xfx/202303/t20230302_5600624.shtml
11.
https://credit.km.gov.cn/m_629/79489.html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拳打击非法催收贷款活动。目前刑事法律框架下,非法催收贷款活动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存在刑事处罚的盲区。为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法学界呼吁在刑法中单独设立“非法催收贷款罪”,对采用故意伤害、拘禁、恐吓、威胁等方式催收贷款的行为予以刑事处罚。此举有望填补现有法律空白,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01

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非法催收贷款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非法催收入为达到催收贷款的目的,往往采取威胁、拘禁、侮辱等非法方式逼迫借款人,或以催收贷款为由干扰借款企业生产经营,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更严重的是,非法催收成为滋生黑社会组织的温床。放贷人需要更强力的催债人,黑社会组织正好符合放贷人的需求,而非法催收带来的暴利又进一步壮大了黑社会组织的力量,成为威胁社会秩序的邪恶之源。

  2. 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强制执行权是立法保留的重要国家权力,行为人不偿还到期借款时只能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高利贷等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并不受法律保护,放贷人不会选择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转而依托催收入强迫借款人还款。催收入以牟利为最高目的,并不考虑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其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严厉性往往比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更高,给司法公信力造成严重破坏。

  3. 严重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催收入为达牟利目的,采取暴力或冷暴力的手段,对借款人施加巨大的身体伤害或精神压力。然而,仅仅身体伤害或精神压力并不是非法催收贷款行为最可怕的地方,其最令人胆寒的是伤害的持续性。非法催收主要依托高利贷,借款人无法偿还到期贷款,高额的复利会一直往下滚动,借款人将来还清贷款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随之而来的是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非法催贷,其粉碎借款人对未来的希望,挫败生存的勇气,给借款人及其亲友造成无可估量的伤害,大量借款人被非法催收贷款行为逼到绝路,无奈走向人生的尽头。

  4. 严重侵害与借款人有关的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催收入为了达到逼迫还款的目的,会将催收的触角伸向所有可能与借款人有关联的人,让大量不具有还款义务的人深受其害。对于法人借款人而言,非法催收贷款行为并不仅仅针对法人企业,凡是与法人企业有关联的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及其家人、管理层甚至员工都会受到催收入的侵扰。法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破产,但催收入并不会遵守法律的约束,其将继续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各种有关人员追偿,逼迫法定代表人以个人财产偿还法人债务。对于自然人借款人而言,催债人往往将借款人及其家庭、关系密切的亲友捆绑,一人负债、全家偿还的现象比比皆是,非法催收贷款行为毁灭的不仅仅是借款人本身,还有借款人的家庭、亲友等整个关系圈,借款人因非法催债被逼全家自杀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

02

现有法律规制的局限性

当前,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法律规制涵盖了民事、行政和刑事法领域。有学者指出,高利贷衍生的非法催收贷款行为均能根据现行刑法入刑,无必要设置新罪名。但笔者认为,在刑事法领域仍然存在处罚盲区,设置新罪名实有必要。我国法律并没有单独的非法催收犯罪,对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刑事处罚必须以具体催收手段达到犯罪标准为前提,如采取人身伤害为手段催收贷款时,只有伤害程度达到轻伤及以上才可能构成犯罪,采取拘禁、侮辱等手段也如此。现行法制框架下,一些社会危害严重的非法催收贷款行为仍处于刑事处罚盲区。

03

增设“非法催收贷款罪”的意义

  1. 保护借款人权益。通过专门立法,可以明确界定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范围和处罚标准,为借款人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护。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2. 维护社会秩序。非法催收贷款行为往往伴随着暴力、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增设此罪可以有效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完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刑法中缺乏针对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专门规定,增设此罪可以填补法律空白,使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4. 国际经验借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债务催收行为进行了专门立法,如美国的《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英国的《消费者信贷法》等。这些立法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

04

结语

非法催收贷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日益凸显,而现有法律规制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在刑法中增设“非法催收贷款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必要之举。我们期待相关立法能够尽快完善,为打击非法催收贷款行为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