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东坡:竹笋才是我的心头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东坡:竹笋才是我的心头好!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795305
2.
https://www.sohu.com/a/619236613_121124387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HH0NA105568VFQ.html
4.
https://www.sohu.com/a/725648708_120203703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IHNUJ0N0522R6KC.html
6.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03153e262ebb9c87b05f732
7.
https://www.baidu.com/sf/vsearch?pd=xsp&tn=vsearch&from=0&sa=vs_rs_xsp&word=%E8%8B%8F%E4%B8%9C%E5%9D%A1%20%E7%AB%B9%E7%AC%8B%E7%84%96%E7%8C%AA%E8%82%89%E8%AF%97&atn=index&ms=1
8.
https://www.sohu.com/a/477442956_121111362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之手,道出了他对竹子的深深喜爱。而竹笋,作为竹子的嫩芽,更是苏东坡的心头好。在《初到黄州》中,他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可见,竹笋不仅在宋代的餐桌上占据重要位置,还深深融入了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之中。

竹笋的食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这说明在周朝时期,竹笋就已经是重要的蔬菜之一。到了宋代,竹笋的食用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据统计,《全宋诗》中咏笋诗多达2593首,是《全唐诗》的九倍之多。宋代文人不仅在诗中赞美竹笋,更将其视为清高脱俗的象征。

宋代的竹笋已经从贵族专享的珍馐变成了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常客。《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竹笋的烹饪方法,表明它已成为大众化的食材。文人雅士们在闲居生活中常常以食笋为乐,将其视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苏东坡更是将竹笋与美食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竹笋的特殊情感。

时至今日,竹笋依然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现代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烹饪方法,还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美味的竹笋菜肴。竹笋可以与红枣、枸杞等食材搭配炖汤,既能提升口感,又具有补血养颜的功效。与香菇、木耳等菌类搭配,则能增添鲜香味道,对免疫系统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竹笋还可以制作成饼干、糕点等现代食品,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竹笋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同时,竹笋中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如钾、钙、铁等,能够增强骨骼健康、调节水分平衡和促进血液循环。低热量、高水分的特点,使其成为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的理想食材。

从宋代文人的诗篇到现代餐桌上的美食,竹笋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苏东坡对竹笋的钟情,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更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这种文化传承,至今仍在延续,让竹笋成为了跨越时空的美味佳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