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中考:朗读语气和节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中考:朗读语气和节奏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9817960_121921560

朗读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基调、语气、节奏、停连和重音等方面,详细介绍朗读的基本要素和具体技巧,帮助读者提升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基调: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有宏观的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二、朗读的语气:语气,又叫语调,它是能够表达说话人思想感情的语句的声音形式,也就是说话的调子、味道。语气具有重要的表达作用。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造成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语气 、人物语气、形式语气。

常见朗读语气

喜悦--气满声高。《观潮》中,在人们久等之后,出现潮由远及近的壮观,这段文字要吸足气,高声朗读,读出人们见到大潮时喜悦、兴奋之情。

悲伤--气缓声沉。《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灵车开来的一段文字,朗读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失去总理的悲痛之情。

赞美--气平声柔。《南京长江大桥》中由远及近看大桥的两段文字,朗读时送气要平而匀,声音要柔和,以表达出作者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美之情。

焦急--气短声促。《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描写敌机轰炸,环境越来越危急的句段,用气断而不连,声速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们为白求恩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狠毒--气粗声重。《"你们想错了"》一课中,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搜到,气疯了,威吓方志敏的几句话,朗读时送气要粗,声音要重,这样才能把敌人恼羞成怒的神态活现在人们的眼前。

愤恨--气足声硬。《圆明园的毁灭》中写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园的一段文字朗读时要吸足气,发音铿锵有力,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陶醉--气舒声平。《瀑布》中描写瀑布声、色、形的语句,如诗如画,朗读时轻轻送气,声音平稳稍慢,听来使人浮想联篇、陶醉其中。

三、朗读的节奏:朗读的节奏表现在“有张有弛,张驰相间;有疏有密,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和谐流畅。”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节奏。

首先,要知道不同的节奏决定于不同的因素。

1.不同的场面。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2.不同的心情。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3.不同的谈话方式。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4.不同的叙述方式。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5.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慢读。

其次,要注意节奏意味着速度的变化。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至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这种在朗读过程中实现的语速节奏的转换是取得朗读成功的重要一环。

再次,要注意读得快时,要特别留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留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塌塌,松松垮垮。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四、停 连

(一)什么叫停连?

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连续。语音上的间歇叫停顿;不中断的地方叫连接。

(二)什么时候需要停连?

停连有时是朗读者为调节气息的需要,有时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有时是朗读者为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有时为了满足听者思考、理解和接受也是需要停连的。

五、重 音

(一)什么是重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音节或词语。朗读中的重音如果表达准确、恰当,语意就会鲜明,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就会增强,感情的起伏就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二)怎样来确定重音

确定重音可根据朗读作品的中心、表情达意的需要来选定。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的重音。重音越少越明确。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例如: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般短句中,谓语读得重一些。)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动宾结构钟的宾语应重读。)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定语比中心词要稍重些。)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朗读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例如: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别人都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会这样做的。(别人不会)

3.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例如: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无论……都”这个连词重读,表明这种喜欢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更是”强调夏天的雨别有一番风情。)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从三方面,表现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例题精讲

例1:【2020年宁波中考真题】

城堡旁的老树

[意大利]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

【阅读提示】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的《城堡旁的老树》是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阅读时,需要我们从有趣的情节中抽丝剥茧,细细咀嚼有趣的语言,找到隐藏在故事中的智慧。

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风轻轻拂过山头。山头有一棵老树,还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

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着无尽的回忆,老树就坐在那里,微笑着俯瞰山下的世界。

一天,一只老鼠颤巍巍地跑到树下,“嗖”地躲进老树浓密的树根间。紧接着,一只老鹰扇动着巨大的翅膀掠过树顶。老鼠得救了。这时他发现,树根下有什么金灿灿的东西。

“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他对老树说:“我现在是国王了,你所在的这片土地是属于我的。我喜欢这儿,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

老树沉默不语。

鼠王兴高采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帜飘扬,城下卫兵重重。

鼠王威风凛凛,再也不似当年那般胆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国王占领过。

有一天,蟾蜍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于是,老鼠国和蟾蜍国之间开战,两个国家的子民纷纷加入。战争很残酷,整座山都在颤抖。

很快,秋天来了,但战争还在继续。鼠王向老树下达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分给我的将士们吃。如果他们吃不饱,这场仗我们是赢不了的。”

老树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漫长的冬天来了。刺骨的严寒像一把利剑。鼠王非常担忧,向老树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树枝,给我的将士们烧火取暖。不然,这场仗我们就输了。”

老树依旧沉默。

春天终于来了,鼠王也迎来了胜利。他又来到老树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们打败了那群蟾蜍!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

老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他在沉默中被老鼠们点燃,没有哭泣,也没有嚎叫。

那晚,老鼠王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第二天,太阳迟迟没有露面。整个天空,像是被一个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来是老树燃烧后化成的灰烬。灰烬犹如千万只翅膀,乘着风,一点一点遮蔽了天空。

直到一百年后,太阳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城堡,一顶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

(于晓玮译)

【寓言·故事】

  1. 万物有灵。下面是老树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4分)

7. 严文井说:“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成人眼里非常严重可怕的事,在寓言里却变得轻松有趣,这则寓言也是如此。赏析文中画线句,体会其中的“逗”,可以从用词、句式、标点等角度思考。(4分)

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寓言·形象】

  1. 文中反复提到老树一再保持“沉默”,这引起了某同学的思考。在细读相关内容后,该同学由老树联想到了以下长者形象,其中和文中老树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 深沉内敛的长者 B. 主动奉献的长者

C. 善良宽厚的长者 D. 隐忍大度的长者

【寓言·意义】

  1. 寓言是寄寓着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让读者通过反思获得启迪。阅读本则寓言,结合故事情节和形象,联系生活现象,谈谈你获得的启示。(6分)

【答案】

  1. (1)为了躲避老鹰的追捕,躲到了我的根下,发现了王冠。(2)老鼠国和蟾蜍国开战。为了赢取胜利,鼠王向我要这要那。

  2. 【示例一】“强盗”“竟敢”“赶快离开”“宣战”写出蟾蜍王对鼠王侵占自己土地的愤怒:“大吼”“谁都不怕”“别……就是……也……”写出鼠王面对蟾蜍王恐吓、威胁时的狂妄和有恃无恐。两个国王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可是,当你发现这是蟾蜍和老鼠之间的对话时,会觉得这是一场滑稽的闹剧,荒唐可笑,轻松有趣。

【示例二】蟾蜍王对鼠王宣战时,一个问号表现了他对鼠王的质问,两个感叹号表现了他对鼠王的恐吓与威胁;鼠王的回应中,一个句号表现了鼠王面对挑衅时的满不在乎,一个感叹号强调了鼠王的无所畏惧。两个国王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可是,当你发现这是蟾蜍和老鼠之间的对话时,会觉得这是一场滑稽的闹剧,荒唐可笑,轻松有趣。

【示例三】对话中,蟾蜍王连用了几个短句,表现出他质问鼠王时的气势汹汹。鼠王以干脆利落的短句回应,表现了他的狂妄自大。两个国王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可是,当你发现这是蟾蜍和老鼠之间的对话时,会觉得这是一场滑稽的闹剧,荒唐可笑,轻松有趣。

  1. B

  2. 【示例一】曾经胆小的老鼠,发现王冠后,欲望开始膨胀:占地为王,建造城堡,与蟾蜍国开战,致使老树毁灭。这让我想到有些君主,为了满足膨胀的欲望,频频发动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我从中获得启示: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示例二】开头提到山头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暗示这里曾有过繁荣的玉国。后来,鼠王重建了城堡,建立了强大的王国。百年之后,老鼠王国不复存在。山头又只剩下残破的城堡和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这让我想到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更替以及生命的轮回。我从中获得启示:毁灭与新生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示例三】老鼠借老树之根躲过老鹰的捕猎;与蟾蜍国开战后,向老树索取果实、树枝;最后点燃老树作篝火来庆祝战争的胜利。而老树面对鼠王一次次的索取,都是一言不发,默默忍受。这让我想到现实中子女对父母过度索求,父母则对子女溺爱、纵容。我从中获得启示:要掌控好给予与索取的平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