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敢于表达是一项被严重低估的能力 重塑思维与自我构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敢于表达是一项被严重低估的能力 重塑思维与自我构筑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11/47954779.html

在当今社会,"深度表达"似乎成了一种奢侈。人们害怕被贴上"文艺青年"的标签,担心自己的真情实感被视为"矫情",于是选择用网络热梗和流行语来替代真诚的表达。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个体的表达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如今,我们似乎对"深度表达"感到畏惧:稍长的文字容易被称为"小作文",多一点情感流露会被视为"矫情","文艺青年"一词也带上了嘲讽的意味。因为害怕被认为故作高深,许多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深度思考,"文字讨好症"愈发严重,个体表达变得小心翼翼。

有人不敢轻易付出真心,担心招致误解和伤害,因此许多情感表达被压抑或隐藏。还有人提到,短视频的内容往往缺乏营养,长时间观看后感觉自己变笨了,虽然有很多想法却难以精准表达,只能使用网络热梗。

博主@凯尔特柚 分析称,这是因为整个话语空间的词库过于同质化、扁平和局限。每天接触到的内容大多是重复的流行语料库,这些模糊的词汇降低了理解成本,却压缩了日常词汇量。例如,在描述美食时,人们常常使用"太那个了"、"老过瘾了"等词语;旅行视频的文案也千篇一律,很少有精准描绘风景的感受。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我们看似摄入了大量信息,但实际上渐渐失语,脑海中只剩下简单的网络用语。

这些简化和代词化的用语实际上在重塑和简化我们的思维。无论他人的看法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依然重要。能够勇敢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被低估的能力。无论是表达喜欢与不喜欢,还是分享阅读和观影体验,真挚的表达都不应被嘲笑。完整、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可以吸引他人注意,引发思考,并为自己争取机会。通过表达,一个人也在构筑自己,展现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