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短视频摆拍乱象:谁在背后操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短视频摆拍乱象:谁在背后操纵?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7D6QG90526D8LR.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2-12/doc-inekevpe2466305.shtml
3.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1029/c1004-40349581.html
4.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215/c1001-32309186.html
5.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40517/c64260ffc3fe44509000bc38d71c2466/c.html
6.
https://news.cctv.com/2025/02/08/ARTIuPkifgfJwuHFz8PWkttT250208.shtml
7.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24a4d6e4b019ce565a3e05.html
8.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336216-500005914098
9.
http://www1.shanghaiinvest.com/cn/viewfile.php?id=13508
10.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31627
11.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4/04/content_Bbz4yjilPQ.html
12.
https://www.nrta.gov.cn/art/2021/12/15/art_114_58925.html

近日,多起短视频摆拍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广西钦州,一名网络主播因制作虚假摆拍视频被警方查处。该主播编造外卖骑手与顾客吵架、男女对立、卖惨等剧本,拍摄的视频播放量超千万,严重误导公众。

更令人震惊的是,四川凉山一名网络主播孙某,竟然通过摆拍“凶案现场”来吸引流量。在直播中,孙某等人设计了殴打他人、手提菜刀等场景,还使用人造仿真血浆制造血腥场面,最高时有1万多人观看。警方调查发现,孙某等人通过这种方式吸粉近8万,在短视频平台交易额累计160余万元,获利70余万元。

这些案例揭示了短视频摆拍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摆拍视频不仅欺骗了公众感情,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为什么短视频摆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流量经济的驱动是主要诱因。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创作者为了获取关注和利益,不惜通过摆拍造假的方式制造热点。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部分网络用户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通过摆拍造假短视频圈粉涨粉,最终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

其次,短视频制作门槛低,技术手段普及,使得摆拍变得简单易行。有商家甚至专门售卖虚假短视频剧本,形成了从人设打造到流量变现的完整产业链。一些培训机构还提供短视频拍摄教学,教授运镜技巧、模特配合、光线运用等专业技能,进一步降低了摆拍的门槛。

然而,短视频摆拍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消费了公众的同情心,还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编造虚假信息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公众恐慌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最高可拘留十天或罚款。如果涉及网络谣言,还可能面临民事诉讼,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面对短视频摆拍乱象,平台和监管部门正在积极应对。抖音等平台已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创作者对虚构内容进行明确标注,未标注的将按违规处理。平台还会暂停推荐疑似违规内容,直至核实清楚。对于违规账号,平台将视情节给予禁言或封禁处罚。

专家建议,应明确短视频摆拍的法律界限,平台需要加强自我监管。同时,建立穿透式监管机制,实现多方共治。这包括平台、创作者、用户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平台应开发并利用AI和机器学习工具来自动识别和标记可能的造假视频,用户则应积极参与监督,通过举报功能向平台反馈问题内容。

治理短视频摆拍乱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营造一个健康、诚信的网络环境,让短视频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传播优质内容的平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