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新救星?
IPE: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新救星?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国人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胰腺炎。最新研究表明,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不仅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还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美国FDA已批准IPE用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适应证。对于甘油三酯重度增高的患者,采用IPE治疗是一个新的希望。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害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HTG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慢性肾脏病(CKD)有明确关联。
IPE的作用机制
IPE通过降低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LDL-TG)的合成和/或分泌,并提高循环VLDL颗粒中甘油三酯的清除率,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此外,IPE还能减少炎症标志物、胆固醇结晶形成、内皮功能障碍和各种含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颗粒的氧化修饰,通过多种机制抑制ASCVD的发生发展。
临床效果与FDA批准
REDUCE-IT研究显示,对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仍高的心血管高危患者,IPE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达25%。基于这一研究结果,2019年12月,FDA批准IPE用于降低心血管风险,使其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持续存在心血管风险的高危患者的药物。
适用人群与使用限制
IPE主要用于以下两类人群:
-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00mg/dL)的成年患者
- 已接受他汀治疗但仍有心血管风险的高危患者,包括:
- 已确诊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合并2个或更多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使用限制:IPE对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腺炎风险的影响尚未确定。
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对比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IPE在降低心血管残余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即使LDL-C已经得到控制,IPE仍能带来额外的心血管获益
- 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对于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的患者,IPE的效果优于其他调脂药物
副作用
IPE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关节痛,总体安全性良好。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IPE的出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在降低心血管残余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IPE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证实。对于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IPE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