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毕业男摆拍送外卖:虚假视频引发的网络安全思考
211毕业男摆拍送外卖:虚假视频引发的网络安全思考
近日,一则“211毕业男子被裁瞒着妻子送外卖”的视频在抖音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自称211高校毕业的男子讲述自己失业后瞒着妻子送外卖的故事,晒出当日128.1元的美团收入截图,并与妻子进行了一番感人对话。然而,这则看似真实的视频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摆拍。
经外卖公司调查发现,视频中的收入截图并非来自视频账号的主人,而是另一位高中学历的骑手胡先生。胡先生表示自己曾遇到有人询问跑单收入并拍照,但并未在意。进一步调查还发现,视频中的男子早在1月16日就注册了外卖账号,而非视频中所称的失业第一天。
这一虚假视频的曝光,引发了人们对网络虚假信息的广泛关注。事实上,类似这样的虚假摆拍在互联网平台上屡见不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抖音平台不断加强内容治理,更新了关于公益内容的最新规范。
新规明确要求,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主体需持有相关资质并按规定认证;无资质的账号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起慈善募捐。此外,公益类账号不得进行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营利性行为。抖音还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对发布虚假内容的账号实施重点排查,严格处置存在虚假编造、骗取爱心、不当营销的行为。
在法律层面,中央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传播“软色情”信息、扰乱社会秩序、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五类突出问题。同时,江苏公安机关也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截至目前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1670起。
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信息,普通网民应该如何提高辨别能力?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检查信息来源:确认信息是否来自权威机构或主流媒体,没有经过认证的账号发布的消息要警惕。
交叉验证:对内容进行交叉求证,看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信息或说法不统一的情况。
识别图片视频真伪:注意图片和视频可能被制造、拼接或篡改,不要轻易相信。
关注细节:虚假信息往往在数字、逻辑等方面存在漏洞,如极端化的数字表述、图文无关、语法不通等。
保持理性:对于涉及个人利益或情感的信息,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或转发。
虚假信息不仅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还可能对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它消耗着大众的信任和善意,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支持。同时,虚假信息的泛滥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治理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平台、法律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曾经有多感动,现在就有多心痛!”这起虚假视频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共同维护一个真实、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