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浪奇财务造假案:内控漏洞引发的警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浪奇财务造假案:内控漏洞引发的警醒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97023
2.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2021-12-30/doc-ikyakumx7229132.shtml
3.
https://m.huxiu.com/article/390960.html
4.
https://www.fanwubi.org/Item/206362.aspx
5.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2/content_6920645.htm
6.
http://www.csrc.gov.cn/csrc/c105938/cf00c71ece1c24607ae0c0fccb15459a0/content.shtml
7.
http://www.shanghaiinvest.com/cn/viewfile.php?id=4631
8.
https://czj.sh.gov.cn/zys_8908/zcfg_8983/zcfb_8985/hj_9035/cwhjjbzdgf/20180615/0017-177776.html
01

案件始末:近9亿元货物离奇失踪

2020年9月,广州浪奇(现名红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存放在江苏鸿燊物流有限公司和江苏辉丰石化有限公司的5.72亿元货物“不翼而飞”。这一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随后的调查发现,这起看似普通的存货失踪案背后,竟然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财务造假大戏。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广州浪奇在2018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循环交易乙二醇仓单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129亿元,虚增资产20亿元。具体手法包括:

  • 虚构贸易业务:通过与关联方或第三方公司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虚构收入和成本。
  • 循环交易:利用乙二醇等大宗商品的仓单重复质押,制造虚假交易流水。
  • 虚增存货:将部分虚增的预付账款调整为存货,金额高达20.38亿元。
  • 关联方资金占用:以对外采购名义,向时任董事长傅勇国持股34%的广西钿融及其旗下企业输送资金,两年累计达36.27亿元。
02

内控漏洞:管理层舞弊的温床

这起案件暴露了广州浪奇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从GONE理论的四个维度来看:

  1. 贪婪(Greed):管理层为谋取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前董事长傅勇国亲自组织策划财务造假,多名高管深度参与,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2. 机会(Opportunity):内部管理混乱为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司对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的管控形同虚设,资金调拨缺乏有效监督,使得管理层能够轻易操控财务数据。

  3. 需要(Need):经营业绩压力是舞弊的直接诱因。随着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管理层为了完成业绩指标, resorts to financial fraud.

  4. 暴露(Exposure):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的缺失,使得舞弊行为得以长期隐瞒。即使在存货失踪后,公司仍试图通过延期回复监管问询等方式拖延时间。

03

监管启示:完善内控体系刻不容缓

广州浪奇案不仅给公司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整个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1. 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对大宗商品贸易等高风险业务要加强管控。

  2. 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层,定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提升透明度: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所有重大事项都能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

  4. 加强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应严格履行审计职责,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审计。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构成,确保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管理层滥用职权。

04

最新进展:监管层重拳出击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和证监会于2023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强化上市公司及拟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通知》。该通知要求:

  • 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 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自2024年起需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 拟上市企业自2024年12月31日起提交申报材料时,必须提供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旨在通过强化内控建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

广州浪奇财务造假案无疑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