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度心理学角度看恋爱观:原生家庭影响与健康关系建立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看恋爱观:原生家庭影响与健康关系建立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看似甜蜜的恋爱关系,却可能暗藏着深深的矛盾。当我们试图让对方完全接纳自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种单方面的强求,不仅无法让对方真正接纳自己,反而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的恋爱关系?如何才能建立一段既能满足自己,又能接纳对方的关系呢?
爱情中的心理退化:我们为何总是期待对方读懂自己
在爱情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退化。这种退化并非指智力上的退化,而是指我们在情感需求上回到了婴儿时期的状态。婴儿时期的我们,会认为只要自己哭闹,父母就应该知道我们的需求并给予满足。这种无意识的期待,往往会不自觉地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
然而,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种期待显然是不现实的。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这种心理退化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从小在家庭中形成的依附模式,会深深影响我们成年后的恋爱关系。
原生家庭的烙印:三种依附类型如何影响我们的恋爱观
心理学家将人们的依附类型分为三种:安全依附型、焦虑依附型和逃避依附型。这三种类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原生家庭的影响。
安全依附型:在爱中自在生长
安全依附型的人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系融洽的环境中,能真实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可以很自然且轻松地与人建立情感关系,在进入伴侣关系时会有满满的安全感,并信任他人。他们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可以放心依赖他人。因此他们不会过度黏著或控制另一半,也不会与另一半过于疏离。
这种类型的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与父母相似的人,因为他们格外认同自己的原生家庭,想让父母的爱从自己身上得到延续。
焦虑依附型:在不安中寻求爱的证明
焦虑依附型的人对他人有正向期待,但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他们很矛盾,渴望爱情的同时又怀疑伴侣能否以同等的爱意回馈自己。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有的人在小时候接受着来自父母身上断断续续的爱,也许是从小到大表扬的次数寥寥无几,回忆中更多的是批评和严厉的语言。又或者父母双方经常情绪低落、互相争吵,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信任问题,认为家庭生活是不稳固的,所有的关系都是脆弱和不可靠的。
焦虑依附型的人心里需要用很多的关爱来填满,他们经常感到另一半不够爱自己,或者担心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抛弃。在感情中,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获取更多的爱,却常常给对方太多压力,导致对方想要逃避,形成恶性循环。
逃避依附型:在疏离中保护自己
逃避依附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都是负面的,他们在感情中不擅长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这种行为模式往往源于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回应,经常遭到拒绝和忽视,或在情感上遭到父母中某一方的抛弃。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形成亲密关系,因此选择逃避。
逃避依附型的人在恋爱关系上往往十分谨慎,甚至有些人会因为原生家庭的伤害,产生一辈子不恋爱、不结婚的想法。
健康恋爱关系的六大特征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恋爱关系呢?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提出了六个重要的特征:
互惠性:双方都会积极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利益。当遇到利益矛盾时,双方会主动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妥协,努力让关系尽可能公平和双赢。
真诚交流:在合适的尺度下,双方愿意自我暴露,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彼此吐露的过程中,不会带着伤害对方的恶意,而是怀着善意回应。
尊重原则:你会敢于告诉对方关系中你感觉不舒服的部分,在对方可能侵犯你的原则时,你会敢于拒绝和说“不”。同时,你也会尊重对方的原则和底线,不会故意侵犯和试图控制对方。
情绪独立:双方都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不会将责任推卸给对方。同时,也不会替代对方承担责任。比如,不会指望伴侣去彻底治愈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帮助。
适度依赖:当双方有需要时,敢于向对方求助,而不怕失去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对自己负责,不代表所有事情只能自己解决,适度依赖的双方都能在关系中感到被需要的快乐。
共同成长:你们都会在对方身上看到一些长处,欣赏对方,也会受到对方的激发和鼓舞。你们都会有一种感觉:“你一定程度激励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在健康的关系中,双方还会给彼此的进步积极的响应。
如何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
建立健康的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识别合适的人:选择一个能理解你、有善意、有能力帮助你的人。可以从对方的过往关系中了解其在关系中的反应、态度和行为模式。
高质量相处: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最好是能合力完成一件事。在相处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分心,要努力地投入沟通中,仔细地聆听对方和作出反馈。
建立信任:信任不是通过口头承诺建立的,而是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从小事做起,逐步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
平衡独立与依赖: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要学会在需要时向对方求助。这种平衡是健康关系的关键。
学会自我成长:不要指望对方来治愈你的一切伤痛,而是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害怕开始新的关系,也不要害怕结束不健康的关系。记住,每一段关系都是你成长的机会。
结语:在爱中成长,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
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深远,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通过自我觉察和努力,我们完全有可能建立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记住,健康的恋爱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维护。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它能让我们在爱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