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凉山网红摆拍事件:虚假流量背后的法律与道德危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凉山网红摆拍事件:虚假流量背后的法律与道德危机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0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83979.html
2.
http://m.news.cctv.com/2017/09/09/ARTIBq9Ug3nEr0x1l5K7docv170909.shtml
3.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83979.html?u_atoken=8f2691c47fd71f4586ef274306567c3f&u_asig=bbbf3
4.
https://xf.tj.gov.cn/ztzl/gjaqxcz/202501/t20250102_6822558.html
5.
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n4/2024/1114/c305922-21422042.html
6.
https://sc.sina.cn/news/m/2024-12-27/detail-ineawpit0460260.d.html?vt=4&cid=76905&node_id=76905
7.
https://www.hnwx.gov.cn/2023/08-28/55250.html
8.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517/Articel04003GN.htm
9.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1224/t_1163689.html
10.
https://www.ts.cn/xwzx/gnxw/202405/t20240517_21343576.shtml

“凉山孟阳”“凉山阿泽”“赵灵儿”……这些曾经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如今却因虚假摆拍而声名狼藉。他们通过编造虚假故事、制造假事件来吸引流量,不仅误导了公众,更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甚至触犯了法律。

01

摆拍视频:从“感动”到“惊醒”

“家境贫寒的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哥哥上大学”“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农村女孩跟着养母艰难生活”“外地女摊主摆摊被本地人欺负无法做生意”……这些看似感人至深的故事,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虚假摆拍。

在凉山网红摆拍事件中,一些网红通过打造“贫苦大山女孩”的虚假人设,编造辍学在家照顾弟妹等故事,摆拍“卖惨”视频。例如,“凉山孟阳”通过发布虚假摆拍视频吸粉,粉丝量突破10万后开始直播带货,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而“赵灵儿”则通过虚假广告,销售假冒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样高达千万。

这些摆拍视频往往通过制造家庭和社会矛盾,或者捏造假人设、编造假故事来博取关注。例如,一名千万粉丝网红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原因是在直播现场假装偶遇“被骚扰的女游客”。而“小松”则假扮成独自带娃的外卖骑手,发布虚假摆拍视频,点赞量高达40多万。

02

违法违规: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这类摆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同时,《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指出,无底线摆拍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短期内带来高点击率和流量,进而转化为广告收入、商业合作等利益。一些网络博主将此视为引流变现的捷径。这种行为不仅消费了公众的同情心,更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阻碍了社会善意的充分涌流。

03

重拳出击:治理成效显著

面对愈演愈烈的摆拍乱象,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

同时,各大短视频平台也积极响应,上线虚构内容标识功能。例如,美团通过诉讼、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处置数十起虚假摆拍案件。多个短视频平台已上线相关标识功能,要求发布虚构内容时必须显著标记。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表示,虚假摆拍视频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建议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上下游全链条打击,从严惩处相关“自媒体”账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

04

共同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要彻底根治摆拍乱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联动执法,避免因属地执法限制而给虚假摆拍违法行为留有生存空间。短视频平台需强化内容审核把关,优化推荐机制,避免算法价值导向出现偏差。从业人员应加强自律,在法律法规的准绳下产出优质内容。而广大用户也应提高警惕,不为虚假内容“贡献”流量和钱财。

正如特约评论员洪琳所说:“网络时代,监管部门学习要更勤快;直播平台必须担起监管审核责任,包括内容的审核;对普通网友来讲,练就火眼金睛难,知道有伪善不难。”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让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更多人,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