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校园宣教活动引爆口腔健康热潮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校园宣教活动引爆口腔健康热潮
近日,由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主办的“健康口腔推广大使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更为推动全民口腔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口腔健康,从校园抓起
在偏远山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2%的山区儿童每天刷牙,每所学校平均只有一到两个孩子看过牙医。农村5岁儿童养成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口腔卫生习惯的比例不足20%,超七成的乡村孩子患有龋病,但治疗率仅为3%左右。
为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于2023年发起“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关爱儿童口腔健康公益项目,并在2024年全面升级为“健康口腔推广大使进校园”活动。该项目覆盖全国16个省份的44个县(区),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义诊、涂氟和窝沟封闭等服务,为近6万名儿童提供全流程口腔健康保障。
创新模式,多方联动
在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口腔健康培训正在举行。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首席发展咨询专家王渤教授为师生们带来《健康生活从“齿”开始》的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和其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该校口腔医学系主任马惠萍表示:“作为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健康口腔推广基地,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健康口腔科普活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科普,提高口腔健康宣教的有效程度。”
活动采取“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内容涵盖科学刷牙方法、牙线使用等实用技能。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移动CT医疗车,为部分孩子进行错牙合畸形的影像学筛查,并向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捐赠口腔诊疗车,打造集健康宣教、口腔操作、影像检查为一体的移动口腔诊室。
规范管理,确保实效
为确保活动效果,基金会制定了《“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公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并开发了项目调查问卷和信息收集系统。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中,每天坚持两次及以上刷牙的比例从最初的20%提升至65.4%,家长满意度高达97%。
未来展望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副秘书长于洪钊表示:“基金会将继续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利用公域流量扩大口腔健康知识的传播范围。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完善项目实施模式,带动更多公益力量参与其中,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通过“健康口腔推广大使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学生树立了科学规范的口腔健康观念,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平台。相信在健康口腔推广大使们的共同努力下,全民口腔健康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健康中国的建设也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