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快速掌握API调用,你也能成为开发大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快速掌握API调用,你也能成为开发大神!

引用
CSDN
11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2401_87849163/article/details/142780411
2.
https://blog.csdn.net/chrnhao/article/details/145470248
3.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68880f74ddd79ee1a006976
4.
https://javaguide.cn/system-design/basis/RESTfulAPI.html
5.
https://www.f5.com.cn/glossary/owasp-api-security-top-10
6.
https://www.astera.com/zh-CN/type/blog/api-calls/#toc-heading-0
7.
https://javaguide.cn/system-design/basis/RESTfulAPI.html#%E4%BD%95%E4%B8%BA-restful-api
8.
https://javaguide.cn/system-design/basis/RESTfulAPI.html#%E4%BD%95%E4%B8%BA-api
9.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95032
10.
http://apifox.com/apiskills/api-security/
11.
https://www.ibm.com/cn-zh/think/insights/api-security-best-practices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已成为开发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移动应用、网站开发,还是物联网设备,API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并熟练使用API接口不仅能提升开发效率,还能扩展应用的功能。本文将带你走进API的世界,从入门到精通,逐步掌握这一关键技能。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用的技巧和实例分享。快来一起学习吧,让你也能成为开发大神!

01

API基础概念

什么是API?

API,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是一种允许不同软件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规范。API定义了一套规则和协议,软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遵循这些规则来访问和使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硬件设备、应用程序等提供的功能和服务。API就像一个中间人,让开发人员不必深入了解底层实现细节,就能调用复杂的功能,极大地简化了开发过程,提高了效率。

API的类型

API根据其用途和访问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Web API:最常见的一种API,通过HTTP协议在网络上进行数据交换,常见的有RESTful API和SOAP API。
  • 库或框架API:这些API是软件库或框架的一部分,提供特定功能的调用接口,如Python的NumPy库,用于科学计算。
  • 操作系统API: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方法,如文件读写、进程管理等。
  • 远程过程调用(RPC) API:允许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调用函数,如gRPC。
  • 硬件API:用于控制硬件设备,如打印机驱动程序的API。

API的优点和缺点

API的优点:

  • 模块化:API促进了软件的模块化,使得开发者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功能模块,而无需关心其他部分的实现细节。
  • 重用性:API可以被多个项目重用,减少了重复编码的工作量,节省时间和资源。
  • 标准化:API提供了标准的接口,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和通信变得更加容易和统一。
  • 安全性:API可以设定访问权限,控制谁可以访问哪些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API的缺点:

  • 依赖性:对第三方API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项目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API服务的中断或变更。
  • 性能问题:调用远程API可能会增加延迟,影响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 隐私和安全风险:不当的API设计和使用可能会暴露敏感信息,导致数据泄露或其他安全问题。
  • 成本:使用某些API可能需要付费,尤其是当调用量超过免费层级时,这可能成为项目的额外开销。

API调用方式

在当今高度互联的世界中,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已成为系统间通信的核心。API允许不同的软件组件相互通信,无需深入了解彼此的内部结构。API调用方式通常有两种:同步调用与异步调用。

  • 同步调用:是最直观的调用方式。当一个API被调用时,程序会等待API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这意味着在API响应之前,程序不会执行任何后续操作。这种方式在需要立即得到响应的场景中非常适用。
  • 异步调用:允许程序在等待API响应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API处理完请求后,它会通过回调、事件或Promise等方式通知调用方。这种方式提高了程序的效率,尤其在处理耗时较长的操作时优势明显。

无论采用同步还是异步调用,通常的API调用步骤包括:

  1. 准备请求:根据API文档,准备所需的参数和请求头。
  2. 发送请求:使用HTTP客户端如fetch、axios或curl等工具发送请求。
  3. 处理响应:接收API返回的数据,解析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错误处理。

API请求参数

API请求参数是调用API时必须或可选传递的信息。它们可以帮助API确定具体的操作细节,如查询条件、返回的数据格式等。请求参数可以分为路径参数、查询参数和请求体参数。

  • 路径参数:通常是URL的一部分,用于指定具体的资源或操作。例如,在获取某个用户的详细信息时,用户ID可能作为路径参数出现在URL中。
  • 查询参数:位于URL的查询字符串中,用于进一步细化请求。它们通常用于过滤、排序或分页数据。
  • 请求体参数:用于POST、PUT或PATCH等HTTP方法中,包含要发送的数据。它们常用于创建或更新资源。

每个API接口对参数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调用前仔细阅读API文档至关重要。

API响应处理

API响应是服务器对请求的答复,通常包含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体。正确处理响应是API调用的重要环节。

  • 状态码:指示请求的结果。常见的状态码包括:
    • 200 OK:请求成功。
    • 201 Created:资源创建成功。
    • 400 Bad Request:请求中有语法错误。
    • 401 Unauthorized:请求未授权。
    • 404 Not Found: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
  • 响应头:提供了关于响应的额外信息,如Content-Type、Content-Length等,帮助客户端正确解析和处理响应。
  • 响应体:包含了请求的具体结果,通常是JSON或XML格式的数据。解析响应体是获取API返回信息的关键步骤。

处理响应时,务必检查状态码,确保请求成功。对于错误响应,应根据状态码和可能的错误信息进行适当的错误处理。

02

RESTful API详解

RESTful API经常也被叫做REST API,它是基于REST构建的API。这个REST到底是什么,我们后文在讲,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我们平时开发用到的RESTful API的知识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概括!举个例子,如果我给你下面两个API你是不是立马能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这就是RESTful API的强大之处!

GET    /classes:列出所有班级
POST   /classes:新建一个班级  

RESTful API可以让你看到URL+Http Method就知道这个URL是干什么的,让你看到了HTTP状态码(status code)就知道请求结果如何。

什么是REST?

REST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缩写。这个词组的翻译过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这样理解起来甚是晦涩,实际上REST的全称是Resource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直白地翻译过来就是“资源”在网络传输中以某种“表现形式”进行“状态转移”。如果还是不能继续理解,请继续往下看,相信下面的讲解一定能让你理解到底啥是REST。

我们分别对上面涉及到的概念进行解读,以便加深理解,实际上你不需要搞懂下面这些概念,也能看懂我下一部分要介绍到的内容。不过,为了更好地能跟别人扯扯 “RESTful API”我建议你还是要好好理解一下!

  • 资源(Resource):我们可以把真实的对象数据称为资源。一个资源既可以是一个集合,也可以是单个个体。比如我们的班级classes是代表一个集合形式的资源,而特定的class代表单个个体资源。每一种资源都有特定的URI(统一资源标识符)与之对应,如果我们需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这个URI就可以了,比如获取特定的班级:/class/12。另外,资源也可以包含子资源,比如/classes/classId/teachers:列出某个指定班级的所有老师的信息
  • 表现形式(Representational):"资源"是一种信息实体,它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比如json,xml,image,txt等等叫做它的"表现层/表现形式"。
  • 状态转移(State Transfer):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语一定会很懵逼?内心BB:这尼玛是啥啊? 大白话来说REST中的状态转移更多地描述的服务器端资源的状态,比如你通过增删改查(通过HTTP动词实现)引起资源状态的改变。ps: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所有的资源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

综合上面的解释,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构:

  1. 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2.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形式比如json,xml,image,txt等等;
  3. 客户端通过特定的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RESTful API规范

动作

  • GET:请求从服务器获取特定资源。举个例子:GET /classes(获取所有班级)
  • POST: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新的资源。举个例子:POST /classes(创建班级)
  • PUT:更新服务器上的资源(客户端提供更新后的整个资源)。举个例子:PUT /classes/12(更新编号为12的班级)
  • DELETE:从服务器删除特定的资源。举个例子:DELETE /classes/12(删除编号为12的班级)
  • PATCH:更新服务器上的资源(客户端提供更改的属性,可以看做作是部分更新),使用的比较少,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路径(接口命名)

路径又称"终点"(endpoint),表示API的具体网址。实际开发中常见的规范如下:

  1. 网址中不能有动词,只能有名词,API中的名词也应该使用复数。因为REST中的资源往往和数据库中的表对应,而数据库中的表都是同种记录的"集合"(collection)。如果API调用并不涉及资源(如计算,翻译等操作)的话,可以用动词。比如:
    GET /calculate?param1=11&param2=33
  2. 不用大写字母,建议用中杠-不用下杠_。比如邀请码写成invitation-code
03

API调用实战

使用Python进行API调用

Python的requests库是进行HTTP请求的常用工具,简单易用且功能强大。以下是使用requests库进行GET和POST请求的示例:

import requests

# GET请求示例
url = "https://api.example.com/data"
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PI_KEY"}
params = {"param1": "value1"}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arams=params)
data = response.json()  # 解析JSON响应
print(data)

# POST请求示例(JSON数据)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headers=headers, json=payload)

使用JavaScript进行API调用

在现代Web开发中,使用JavaScript的Fetch API或axios库进行API调用非常常见。以下是使用Fetch API的示例:

// GET请求示例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param1=value1', {
  method: 'GET',
  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PI_KEY'
  }
})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 POST请求示例(JSON数据)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 {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API_KEY'
  },
  body: JSON.stringify({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

错误处理和调试技巧

在API调用中,错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错误处理技巧:

  1. 检查HTTP状态码:根据状态码判断请求是否成功,以及失败的原因。
  2. 异常捕获:使用try-catch结构捕获可能发生的异常,如网络错误、解析错误等。
  3. 超时和重试机制:设置合理的请求超时时间,并在必要时实现重试逻辑。
  4. 日志记录:记录详细的错误日志,便于后续的调试和问题追踪。
  5. 用户友好的错误提示:向用户展示清晰、友好的错误信息,而不是直接显示技术性错误。

示例(Python错误处理):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response.json())
else:
    print(f"Error {response.status_code}: {response.text}")
04

API安全与最佳实践

在使用API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以下是一些API安全的最佳实践:

  1. 认证和授权:使用API Key、OAuth 2.0等机制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2. 输入验证:对所有输入数据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清理,防止SQL注入、XSS攻击等。
  3. 安全通信:使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 速率限制:对API请求进行速率限制,防止DDoS攻击和滥用。
  5. 错误信息处理:避免在错误响应中暴露过多的系统信息,防止被恶意利用。
  6. 安全测试:定期进行安全测试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最佳实践:

  • 文档的重要性:详细、准确的API文档是成功调用API的关键。在调用任何API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其文档。
  • 环境变量管理:不要在代码中硬编码敏感信息,如API密钥。使用环境变量或配置文件来存储这些信息。
  • 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来管理API的变更,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
  • 监控和日志:建立完善的监控和日志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遵循这些最佳实践,你可以确保API调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05

总结与展望

掌握API调用是每个开发者必备的技能之一。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实践,从错误处理到安全防护,本文为你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框架。希望你能通过不断练习和探索,熟练掌握API调用的技巧,成为一名优秀的开发者。

推荐进一步学习资源:

记住,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你一定会在API开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