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强势反弹,人民币汇率承压!
美元强势反弹,人民币汇率承压!
美元强势反弹的背景
2024年,美元指数录得7%的涨幅,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这一轮强势美元周期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是关键因素。虽然美联储在2024年开启了降息周期,但其“鹰派”立场依然明显。特别是在2024年12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释放出的信号显示,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为美元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次,美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超出市场预期。尽管面临高通胀和高利率的双重压力,美国经济并未出现硬着陆,失业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消费和就业市场表现强劲。这种经济基本面的稳健表现,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强势地位。
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为美元提供了避险需求。无论是俄乌冲突的持续,还是中东地区的动荡,都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投向美元这一全球最主要的避险资产。
人民币汇率承压的表现
在美元强势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面临显著压力。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25年2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19元,较2025年2月5日的7.1693略有贬值。
这一贬值趋势与中国经济数据的疲软表现密切相关。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仅上涨0.5%,环比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虽然CPI温和上涨,但其他七大类价格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1%和0.6%,显示出内需仍显不足。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特朗普在开启第二任期后,对华政策立场更趋强硬。近期,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作为对芬太尼问题的回应。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涉及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多个领域。
影响与展望
美元的强势反弹和人民币的相对疲软,对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助于缓解外需疲软带来的压力。然而,这也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担忧,加剧贸易摩擦。特别是考虑到2025年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担忧更显突出。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而言,强势美元通常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则呈现先扬后抑再震荡的走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反映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全年同比下降2.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也显示,从年初的112.1点逐渐抬升至5月份的年内高点118.9点,随后回落至9月份的年内低点110.1点。
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从短期来看,美元的强势地位可能仍将延续。高盛等华尔街投行普遍预测,在美国经济韧性和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025年美元或将维持强势。
然而,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内需有望进一步释放。同时,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望为大宗商品提供新的需求增长点。此外,全球绿色交通及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也将为相关大宗商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2025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人民币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政策的持续发力,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以及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动向,以把握汇率市场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