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发布50个智慧城市典型案例:4大类10个领域创新实践引领数字化转型
国家数据局发布50个智慧城市典型案例:4大类10个领域创新实践引领数字化转型
9月12日,国家数据局在重庆召开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上,首次发布50个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全国各地推荐的293个案例中精选而出,涵盖数据流通交易、居民碳普惠等创新场景,涉及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实践探索。
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时代必然选择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创新实践:4大类10个领域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50个典型案例,主要分为4个大类及10个细分领域,展现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最新成果。
北京市制定智慧城市四级规划管控体系,将“京通、京办、京智”作为统一入口,以“七通一平”作为全市统一共性基础设施,确保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基于统一规划和统一平台。
上海市重点围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构建全市时空“一张图”底座,支撑超大城市精细化运行管理。
重庆积极探索“大综合一体化”基层数字化改革,创新“三张清单”“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等,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深向实。
广州持续推进统一安全运营与统一基础运维改革,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安全防护能力水平。成都市创新推进“管住一级、放活二级”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不断拓展数据运营空间,繁荣和规范运营生态。
挑战与机遇: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尽管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孤岛问题:城市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尚未完全实现共享,增加了数据存储与治理成本。
隐私安全问题: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
资金和可持续性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些项目因资金紧张而停滞。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加强法治保障: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的合法合规。
强化技术保障:利用病毒防护、加密技术等手段保护数据安全。
未来展望:构建更智慧的城市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先进规划理念、建设经验、管理模式复制推广,探索建立国家共性组件共享机制。政府组织能力强、基础条件好的城市要先行先试,勇于打造数据领域“先行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具备良好基础的城市要加强协同优化,推动城市产业、服务、治理整体转型;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探索利用共享组件,降低转型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城市治理带来革命性变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将真正实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的目标,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