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推荐: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科学康复训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推荐: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科学康复训练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cup.edu.cn/medical/info/136673.htm
2.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overview-of-the-nonacute-management-of-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
3.
https://rs.yiigle.com/CN115624201902/1129387.htm
4.
https://www.ai.pku.edu.cn/info/1435/2974.htm
5.
http://www.byrescuer.cn/col19/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309072
7.
http://www.cr-voice.com/news/701.html
8.
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101/t20210107_2208871.html
9.
https://bynews.bjmu.edu.cn/zhxw/2025/b8b03f1579ce4557a88da9740dfbd61d.htm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科学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国内顶尖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其专家团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

01

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心血管病专家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高炜、张幼怡、郭丽君、张福春等一批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科室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住院病人2500人次,平均住院日仅9天。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02

科学康复训练方案

住院期(Ⅰ期康复)

  • 前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
  • 第2天起:若病情稳定,可开始缓慢翻身、坐起,并尝试床边椅子坐立等轻微活动。同时进行腹式呼吸及关节被动与主动运动,逐渐过渡到部分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餐),以增强信心。

出院后早期(Ⅱ期康复)

  • 第1个月:保持出院前的活动量。
  • 第2个月起: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如室外散步、保健操、太极拳或快慢走等。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周3~4次,避免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心率不超过每分钟120次。

后期恢复期(Ⅲ期康复)

  • 6~12周后:可在医学监护下锻炼,持续3~6个月。期间接受营养、生活方式和体重管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终身维持期

  • 学会正确锻炼方法后,无需医学监护,但需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03

运动注意事项

  1. 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太极拳等,避免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
  2. 避开清晨锻炼:清晨心脏病发作风险较高,建议下午或傍晚运动。
  3. 个性化运动处方:根据自身耐力和疾病状况调整运动计划,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
04

案例分享

一位46岁的男性患者,在北医三院接受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从住院期间就开始了适度的运动康复。初期在监护下进行步行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出院后,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医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目标心率100次/分钟,初始运动时间15分钟/次,每周增加5分钟,直至达到45~60分钟。在规律运动6个月后,他的最大摄氧量从23.1 ml/(kg·min)提升至24.9 ml/(kg·min),无氧阈值从5.34 METs提升至6.0 METs,心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05

结语

科学的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心脏功能,还能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康复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才能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