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说法,为何提倡看话头?点破参禅的要领
大慧宗杲说法,为何提倡看话头?点破参禅的要领
“看话头”这种禅法,究竟有什么奥妙呢?
相传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大慧宗杲的高僧,他独创了一种参禅的方法,就叫“看话头”。这种方法一经传播,就在禅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这是开悟的捷径,也有人说这是歪门邪道。
到底什么是“看话头”?为什么大慧宗杲要提倡这种方法呢?
话说当时的禅宗界,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
禅宗传入中土已有数百年,经过历代祖师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修行体系。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对禅宗的理解开始变得肤浅。有的人只是空谈玄理,有的人执着于经文字句,还有的人沉迷于神通感应。
大慧宗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觉得,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禅法。禅宗的本意是明心见性,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那就失去了修行的意义。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修行者来到大慧宗杲的寺院,请教修行之法。这个年轻人说:“我已经研读了很多经典,也常常打坐静修,但总觉得离开悟还很远。请问大师,我该怎么办?”
大慧宗杲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读了那么多经典,不妨说说看,佛是怎么说的?”
年轻人立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从四圣谛到八正道,从十二因缘到六波罗蜜,说得头头是道。
大慧宗杲听完,却摇了摇头:“你说得很好,但这些都是死知识。真正的佛法,不在文字上。”
年轻人愣住了:“那么,佛法到底在哪里?”
大慧宗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不知道你最后说的是什么?”
年轻人想了想,说:“最后说的是'六波罗蜜’。”
“好,”大慧宗杲说,“那你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六’这个字上。什么是'六’?’六’从哪里来?'六’到哪里去?就这样一直追问下去,直到你无法再问为止。”
年轻人有些困惑:“就这样?这就是修行吗?”
大慧宗杲点点头:“就是这样。这就是看话头。你要把全部心神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追问。日久天长,自然会有所悟。”
年轻人将信将疑地开始修行。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种方法很无聊,甚至有些可笑。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专注,杂念也越来越少。
有一天,他正在打扫院子,突然想起了“六”这个字。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全神贯注地思考:“什么是'六’?”就在这一刻,他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激动地跑到大慧宗杲面前,想要诉说自己的体验。但是当他张开嘴的时候,却发现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大慧宗杲看着他,满意地点点头:“你已经触摸到了禅的门槛。继续努力吧,不要停下来。”
从那以后,大慧宗杲开始大力提倡“看话头”的修行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修行者集中注意力,摆脱对文字的执着,直指本心。
那么,“看话头”究竟是怎样一种修行方法呢?为什么大慧宗杲如此推崇它呢?
所谓“话头”,就是一个问题的起点。比如“什么是无?”“狗子还有佛性么?”这样的问题。修行者要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地追问,直到心中再也生不起任何念头为止。
大慧宗杲之所以提倡这种方法,是因为他发现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容易走偏。
有的人沉迷于经文,以为背诵得越多就越接近真理;有的人追求神通,以为能够预知未来就是开悟;还有的人执着于形式,以为打坐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成就。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禅。禅的核心是明心见性,是要直接体悟自己的本来面目。而“看话头”这种方法,正是直指人心的捷径。
大慧宗杲常常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看话头”的重要性:假如你要喝水,光是讨论水的成分、水的来源是没有用的,你必须亲自动手去舀水喝下去,才能解渴。同样的,修行也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必须要有实际的体验。
“看话头”就像是一把钥匙,它能够打开我们内心的大门。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思考一个问题时,杂念自然就会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清明,最终达到一种空灵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有可能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体悟到万物的真相。这就是大慧宗杲所说的“顿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用“话头”呢?直接打坐冥想不行吗?
大慧宗杲的回答是,单纯的打坐容易落入枯禅。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安静,但内心却可能一片混沌。而“看话头”则能够让我们的心始终保持清醒和警觉。
“看话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式。
我们平常的思维都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执着。
而“话头”往往是一些看似矛盾或者无解的问题,它能够打破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大慧宗杲曾经说过:“参禅如同将一块铁悬在万丈深渊之上。抓住了,性命在手;失手了,粉身碎骨。”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看话头”的特点。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某个瞬间豁然开朗,明白生命的真谛。
“看话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大慧宗杲常常告诫弟子们,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期待神奇的体验。真正的开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
有一天,一个弟子来问大慧宗杲:“我看话头已经三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开悟?”
大慧宗杲反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弟子说:“我每天都在想'什么是无’这个问题。”
大慧宗杲笑了:“你哪里是在看话头,你分明是在想话头。真正的看话头,是要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无’这个字上,不让任何杂念产生。”
大慧宗杲提倡的“看话头”法,可以说是禅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后世的禅修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很多禅宗门派仍然在使用这种方法。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看话头”并不是唯一的修行方法。每个人的根器不同,适合的方法也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正如大慧宗杲所说:“参禅之道,贵在悟后起修,悟了不修,犹如未悟。”
开悟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修行,是要把开悟的智慧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身心都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大慧宗杲的“看话头”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宁静心灵的有效方法。
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要时刻保持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