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字的正确读音竟是xī!你读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稀”字的正确读音竟是xī!你读对了吗?
引用
新华网
等
9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19/c_127598378.htm
2.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f0c201d0102v273.html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3983023208331804.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24/22/908056_41222456.shtml
5.
https://www.zdic.net/hans/%E7%A8%80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25/00/22081220_1145284158.shtml
7.
http://news.sina.cn/2017-09-15/detail-ifykyfwq7617368.d.html?from=wap
8.
https://m.gdzz114.com/dictionary/12826.html
9.
http://m.cpw.com.cn/jjpd/jjpd/20230531/053191589.html
“稀”这个字,你一直读对了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把“稀”字读成第三声(xǐ),比如“稀饭”、“稀疏”等词语。但实际上,“稀”的正确读音是第一声(xī)。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稀”字的详细解释:
-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稀客、依稀。
- 浓度小,含水分多:稀薄、稀料、稀释。
- 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
-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烂、稀碎、稀松。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读错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受方言影响。在一些方言中,第一声和第三声的区分不够明显,导致人们在使用普通话时也容易混淆。
二是形近字的影响。与“稀”字形相近的字,如“希”、“稀”等,都读第三声,这可能让人们误以为“稀”也读第三声。
在实际使用中,“稀”字的读音始终是第一声。比如:
- 稀饭(xī fàn):指比较稀薄的粥。
- 稀疏(xī shū):指事物之间距离远、空隙大。
- 稀有(xī yǒu):指很少见、不常见的事物。
- 稀薄(xī bó):指浓度小、不浓密。
值得注意的是,“稀”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读第三声。即使在口语中,我们也应该坚持使用正确的读音,这样既能体现我们的文化素养,又能避免造成沟通障碍。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稀饭”的时候,记得在心里默念一声“xī”,提醒自己这个字的正确读音。让我们一起告别误读,做一个语言上的有心人吧!
热门推荐
乳品助力孩子成长,家长必看!
无学历也能火,这些职业让你月薪过万!
低学历也能逆袭职场:面试秘籍
互联网时代的快递员:无学历也能月薪过万?
柳州螺蛳粉探店攻略:从西环肥仔到凤张,这些店不容错过
美食厨房教你做网红美食!
大厨干娘教你做脆皮五花肉,营养美味两不误
央视《国家记忆》揭秘柳州螺蛳粉传奇:从街边小吃到全球美食
柳州螺蛳粉获国家地理标志,地道风味揭秘
清真马祥兴菜馆:南京的美食传奇
外资如何助力东部地区经济腾飞?
春节穿衣禁忌背后的科学道理揭秘
春节穿搭指南:中国红VS浅色系,谁更胜一筹?
冰箱温度补偿开关怎么用
Excel表格里周末和日期颜色怎么同时变
失业潮来袭,教你帮朋友规划新职路
裁员潮下,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自救?
LinkedIn助力失业朋友再就业
失业白领如何逆袭提升技能?
失业了,朋友间的温暖互助有多重要?
华莱士的"回家"之路:从农民到英雄的蜕变
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书法作品编辑的四大法宝
青少年心理健康误区揭秘:过度用药、忽视问题、标签化
正向思维+自我暗示,助你摆脱emo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新宠儿
龙年游九华,这份旅游攻略请收好~
暑期游火爆、“小城”融入“大网” 高铁成环带动“轨道上的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豆奶为何成为素食者的首选植物奶?
哈佛研究证实:植物奶中的这种成分,能显著降低心脏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