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防沉迷再升级:破解手段被严打!
《王者荣耀》防沉迷再升级:破解手段被严打!
“80岁老太太在《王者荣耀》中拿到十杀”——这个看似荒诞的场景,实际上揭示了未成年人绕过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一个重要漏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严格管控,一些未成年人开始利用老年人的微信账号注册游戏,从而避开时间限制。这种现象不仅挑战了游戏公司的技术防线,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的深度思考。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全面升级
2018年11月,《王者荣耀》再次升级其防沉迷系统,实行“强制公安实名校验”。这一升级版系统首先在北京、天津等地启动,随后逐步扩展至全国。河北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开启了实名认证工作。根据腾讯公司的计划,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王者荣耀》玩家将在11月份完成实名认证全覆盖。
新系统要求所有新用户必须通过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实名校验。对于未能通过校验的用户,系统将禁止其登录游戏。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未成年人游戏时长的管控效果。据统计,未成年用户的单日在线时长下降了约52.3%。
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新手段
尽管防沉迷系统不断升级,但一些未成年人仍在想方设法突破限制。最常见的方法是租借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在各大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游戏账号租赁业务异常火爆。部分店铺月销量甚至高达10万+,且客服不会主动核实租号者的年龄。
另一种常见方式是使用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由于许多家庭在填写资料时会让孩子记住家长的身份证号,这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提供了便利。此外,人脸识别系统的普及虽然增加了安全系数,但一些不法分子已经开始提供破解服务,进一步加剧了监管难度。
腾讯重拳出击,打击账号租借黑产
面对日益猖獗的账号租借黑产,腾讯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应对。在“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的协助下,南京建邺警方成功捣毁了多个非法租号团伙,涉案金额达百万元。这些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利用技术手段绕过人脸识别验证,将经过成年人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对外出租。
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发起法律行动,要求停止相关服务。同时,腾讯还积极与主管部门合作,推动对账号租售黑产的治理。值得注意的是,出租、出售个人账号不仅违反了游戏服务协议,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收集或出售,账号也可能被用于恶意营销等违法活动。
防沉迷工作的新挑战与未来展望
经过三年的努力,“830新规”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70.6%的未成年人每次玩手游时长在1小时以内,56.2%的未成年人每周玩游戏次数在3次以内。然而,家庭监管意识不足已成为新的挑战。调查显示,73.8%的家长知道孩子曾绕过游戏平台监管,其中81.6%的家长对此持默许或放任态度。
专家建议,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
- 厂商和平台需加强对防沉迷工具的科普宣传,提高易用性和普及率
- 家长应提高监管意识,主动学习使用防沉迷工具,管好支付密码和生物识别信息
- 家庭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态度应从“堵”转为“疏”,通过沟通和培养兴趣等方式进行引导
- 政府、厂商、家庭三方联动,共同打击网络黑灰产,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的升级和完善,体现了游戏行业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然而,要真正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