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渡人无数的七句话,修心明性,启迪智慧
《金刚经》渡人无数的七句话,修心明性,启迪智慧
《金刚经》是佛教中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佛教中的精华总结。其中蕴含了许多大智慧,给人无限启迪。现总结七句经典,与大家分享,共同觉醒。
一、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解读:我相的意思是执着于现状,将自己视为永恒不变的存在。人像的意思是把他人视作成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但是与他人对立的角度。
众生相也是具有永恒不变的形状的,但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别受着相执着于生命延续的存在,认为生命是永恒不变的,也不会因为其他的灾难有所改变,对寿命的长短过分执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执着于这四个方面,那他就不能成为执正的菩萨,应该超越一切的束缚,才能够真正的有菩萨心。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不对未来有过多的执着,就不会为一些事情的发展所束缚。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人,用平等的心对待他人,不应该因别的原因对他人产生偏见,不要被事情的表面所疑惑,应该透过事情的表面看到实质的真相。
二、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解读:在修行过程中所做的善事,都是积累的功德,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积累过的,福德过度的贪恋或者是执着,虽然在修行中,有很多人会通过修行积累了许多的福报。
但是并不应该过分执着于这些东西。并不应该以积累福报。而作为行善举的目的。
我们应该保持平常的心态,不应该过分的看重自己所得到的东西,真正的修行是使自己的内心变得纯净。
我们要注重于当下,而并非未来自己得到的东西,顺其自然,才能在修行上有所进益。
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解读:如来通常指的都是释迦牟尼佛,通过修行而成就佛果的过程就是如来。如来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佛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条件所组成的。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修行者的觉醒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特定时间所来决定的。真正的。觉得自由或者是无所畏惧才到达了最高的觉悟境界。
人们不应该纠结于过去的体验。要超越对于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的执着,而更应该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