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原来古诗词中也有这么多统计知识
你知道吗?原来古诗词中也有这么多统计知识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结晶,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蕴含着丰富的统计学知识。当我们用统计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经典诗句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本文将从"全面调查"这一统计学概念出发,解读杜牧的《江南春》和薛涛的《筹边楼》两首诗中的统计学元素。
诗词如歌,
在平平仄仄中宛转悠扬,
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
同一首诗词,
有人读出了欢喜,
有人读出了眼泪。
而我们统计人却从中读出了
统计学知识
全面调查
什么是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所包含的全部单位无一遗漏的调查,其主要目的是在于取得总体现象比较全面系统的总量指标。如各种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调查有哪些特点
全面调查的特点是调查对象范围广、单位多、内容比较全面,但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调查内容相对较少,一般限于必须掌握的,能够为编制和检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必需的全社会基本情况的指标。
那么,有哪些古诗词涉及到“全面调查”的知识呢?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析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统计人眼中的古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讲到的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众多佛寺。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建康(今南京)。诗人说南朝有“四百八十寺”,盖极言南朝寺庙之多。
囿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认知水平,诗人杜牧在写作这首诗时可以说是采用了统计学的“全面调查”概念描述了南朝的众多寺庙。
筹边楼
【唐】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
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
最高层处见边头。
解析
筹边楼高耸入云窗外一片清秋,气势雄伟豪壮威震西川四十州。各位将领不要贪图羌族的骏马,楼的最高层可看到边塞的尽头。
统计人眼中的古诗
此诗通过筹边楼壮观景色的描绘和时过境迁、时移事异的感叹,表现了诗人托时感事,忧心国事的真挚感情。前二句侧重叙述、描写,写出楼的高峻、壮观,点明筹边楼扼川西首府形胜之地。后二句侧重议论、感慨,严正批评边将的短见与贪婪。全诗章法严谨,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语言雄豪精警,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西川四十州”就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数据。
你知道吗
目前国家统计局实施的全面调查主要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房地产企业和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实行全面统计报表制度,
通过联网直报全面报送统计数据
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还有哪些古诗涉及到
统计学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