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鸡你太美”:一个网络流行梗背后的心理学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鸡你太美”:一个网络流行梗背后的心理学解读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8%A1%E4%BD%A0%E5%A4%AA%E7%BE%8E/53592938
2.
https://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1014291.html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0691453688148588.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AA%E5%9B%A0%E4%BD%A0%E5%A4%AA%E7%BE%8E/20247733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81243
6.
https://zhuanlan.zhihu.com/p/81204526
7.
https://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4419813.html
8.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10/16/content_30030026.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A%E5%9B%A0%E4%BD%A0%E5%A4%AA%E7%BE%8E
10.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523/t_1083755.html
1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2936364
12.
http://www.rmlt.com.cn/2020/1201/600323.shtml

“鸡你太美”这个网络流行梗,源自蔡徐坤2016年发布的歌曲《只因你太美》。在《偶像练习生》节目中,蔡徐坤在自我介绍时表演了这首歌,由于“只因”与“鸡”谐音,加上他转身扔篮球的动作,这个片段被网友制作成鬼畜视频,迅速走红网络。这个梗不仅在粉丝群体中传播,更成为了全民级的网络流行语,甚至入选bilibili 2019年度流行梗大赏。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现象背后反映了粉丝对偶像的强烈情感投射。粉丝对蔡徐坤的情感投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荷尔蒙投射:粉丝通过偶像满足自己对完美形象的幻想,将个人的情感需求投射到偶像身上。蔡徐坤的外貌、才华和个性成为粉丝情感寄托的对象。

  2. 情感寄托:粉丝通过关注偶像的动态、参与粉丝活动等方式,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归属感。这种情感寄托在“鸡你太美”这个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3. 内容获取和资讯交流:粉丝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偶像相关的信息,与其他粉丝交流心得,形成一个紧密的粉丝社群。这个梗的传播过程,正是粉丝社群内部信息交流的结果。

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鸡你太美”这个梗的传播和演变,体现了网络群体情绪的几个重要特征:

  1. 感染效应:个体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影响。在这个案例中,粉丝对蔡徐坤的喜爱情绪迅速扩散,通过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传播,形成了大规模的网络狂欢。

  2. 夸张效应:群体情绪往往会脱离理性,走向极端。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歌词误听,但在网络群体的推动下,发展成了一个全民级的流行梗,甚至出现了各种恶搞视频和表情包。

  3. 极化效应:群体讨论往往会强化成员之间的观点,形成更加极端的态度。在这个案例中,原本是粉丝对蔡徐坤的喜爱,逐渐演变为对这个梗的过度消费,甚至出现了网络暴力和霸凌现象。

这个梗的传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2023年,人民网批评“鸡你太美”是恶俗烂梗,指出这种网络流行语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在四川成都,一名姓“坤”的男孩因为这个梗被同学起外号“鸡哥”,导致他患上抑郁症,出现厌学、自残等行为。这说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需要考虑其社会影响,避免对特定群体造成伤害。

“鸡你太美”这个梗的流行和演变,揭示了网络时代粉丝文化和群体心理的复杂性。它不仅是粉丝对偶像情感投射的结果,更体现了网络群体情绪的感染、夸张和极化效应。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理性对待网络流行语,维护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