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谐音歇后语,让亲子互动笑点满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谐音歇后语,让亲子互动笑点满满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29852278.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2305086_121956424/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209438.html
4.
https://m.ximalaya.com/ask/t6038594
5.
https://yuwen.chazidian.com/info48568/
6.
http://www.esk365.com/xhy/xhyfl11.html
7.
https://m.ximalaya.com/ask/t5676186
8.
https://m.ximalaya.com/ask/t5967579
9.
https://m.ximalaya.com/ask/t7580540

在数字化时代,谐音歇后语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些充满趣味的语言游戏,家长和孩子不仅能够共享欢乐时光,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的奇妙之处。例如,“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这样的谐音歇后语不仅能让孩子捧腹大笑,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们不妨试试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这些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共同探索汉语的魅力,享受欢声笑语中的成长乐趣。

01

什么是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一种依靠声音相似性制造幽默的语言游戏。它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简单的句子或短语;第二部分则是一个有趣的解释或者与引子形成对比的幽默结尾,常常因为其谐音而产生诙谐效果。

02

谐音歇后语精选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二十五两--半疯(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碗吃饭--靠天(添)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飞机上放鞭炮--想(响)得高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03

谐音歇后语在亲子互动中的价值

谐音歇后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更是一种亲子互动的绝佳工具。通过谐音歇后语,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有趣的对话,增强亲子间的交流。例如,当孩子问“为什么‘孕妇走独木桥’是‘铤而走险’?”时,家长可以解释“因为‘铤而走险’的‘铤’和‘挺着肚子’的‘挺’发音相似,而‘走险’则形象地描绘了孕妇过独木桥的危险情景。”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在思考谐音歇后语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字与实际情景相结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04

谐音歇后语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谐音歇后语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思维能力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首先,谐音歇后语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和意义。通过谐音,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其次,谐音歇后语能够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在解答谐音歇后语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分析问题、寻找线索、做出判断,这些过程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谐音歇后语还能增强儿童的文化认同感。谐音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使用谐音歇后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05

结语

谐音歇后语是亲子互动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能为家庭生活带来欢声笑语,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谐音歇后语的奇妙世界,享受语言游戏带来的乐趣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