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原著:李援朝谈社会资源对经商的感悟,打开认知格局
《血色浪漫》原著:李援朝谈社会资源对经商的感悟,打开认知格局
《血色浪漫》是著名作家都梁的代表作之一,与《亮剑》并称为其经典作品。小说通过一群"垮掉的一代"大院青年的成长史,展现了特殊年代的社会风貌。其中,李援朝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背景和深刻的见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将深入分析李援朝这一角色,探讨其对社会资源、经商和人生认知的独特见解。
一、李援朝的背景
李援朝首次出场,就是大院青年中大哥级的人物,大家都得给他几分面子。李援朝出场,在书中也已自带音效与拉风效果了,先看这一段的对话感受一下他的气场:
钟跃民一伙人在天桥剧场排了一个通宵的队买票,他们等着看热闹的是,海淀、东西城、朝阳各大区的顽主们都会来抢票,但一定不会按规矩排队。
郑桐问:“李援朝怎么不来排队?”
袁军答道:“凭李援朝的名声,他能来排一夜队?”
钟跃民说:“他就是第一个买票,也没人敢说什么。”
李奎勇哼了一声,不屑地说:“他凭什么?”
钟跃民说:“就凭他是李援朝。”
李援朝这三个字,就是招牌,他在这个圈子里属领袖级的人物,比钟跃民高两个级,在当时被推选为“联合行动委员会”的领导之一。
李援朝的家庭背景,都梁没有明显交代,但都是大院高干子弟,在李奎勇对钟跃民愤愤不平的话里便能知悉一二:
李奎勇在陕北插队时碰上了钟跃民,两人交谈中,钟跃民问李奎勇对今后有什么打算,李奎勇摇摇头说:
“没有,想也没用,混一天是一天吧,我算想明白了,人不能跟命斗,我就是这命,和你们干部子弟没法比。李援朝他们惹出天大的事,结果怎么样?还不是都出来当兵去了,我们这些平民子弟不服气也没有用,该插队还得插队,这才是我们的命。”
钟跃民说:“硅勇,我不是也来插队了吗?”
李奎勇说:“你是一时走了背运,早晚你得远走高飞。”
李奎勇倒是说准了,钟跃民在插队时果然转了运,被安排走了后门去了王牌部队侦察营,而李奎勇娶了陕北破窑的傻媳妇,为了回城跑了一年关系才开出租车,还答应以后绝对不要求分房的条件,依旧住在父亲留下的那14平大杂院里。
李援朝一帮人在砍死小浑蛋以后,都被关进了局子进了学习班,但李援朝是有脑子的,他是事先去了公安局备案,以协同公安局捉拿恶贯满盈的社会危险分子小浑蛋之名,再加上他们这群干部子弟们盘根错节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李援朝几个主犯就进了一年的学习班平反后就出来当兵了。
李援朝当了十多年的兵后,在1980年转业回来分配进了机关工作,国企正荣集团在1984年成立后,李援朝又凭着关系进了正荣集团当了总经理。
李援朝这样的焦点人物,似乎一路走下来都顺风顺水,不光是他的背景,其实李援朝的认知与办事的思维头脑,都算是清醒又有步骤的,不是一介莽夫或是真的纨绔子弟。
二、李援朝和钟跃民的那番深刻对话
李援朝和钟跃民在1968年分开以后,两人17年后在保龄球馆相遇,那时钟跃民在宁伟的带领下 去体会新时代有钱人的生活,宁伟看到一旁有个全身上下穿着都是名牌,手上带着几万块的表的男人,羡慕地对钟跃民说这才是有钱人,结果钟跃民定睛一看,那人是分别17年的李援朝。
李援朝让钟跃民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时可以去找他帮忙,钟跃民本以为用不到这层关系,没想到自己摊煎饼的生意这么快就夭折了,无奈之下只好认清现实去找李援朝帮忙。
李援朝见到钟跃民前来找他,第一句话就是:“跃民,我料定你早晚会来找我的。”
李援朝这么肯定的原因是对正荣集团的优越感,因为他知道有太多人想凭关系进来了,而他这里不是救济站,是做生意为利润的,他之所以为主动对钟跃民抛出橄榄枝,是因为他看中了钟跃民父亲的社会资源。
一见面,李援朝就和钟跃民展开了一番非常深刻又现实的,有关社会资源、现实特权、历史对阶层的影响之间的感悟与评论,这番思想也足以看清像李援朝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一直走运下去,为什么可以从正荣集团全身而退,安排好了所有的退路,去国外潇洒生活的原因。
李援朝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钟跃民的父亲钟山岳的资源在两广,于是钟跃民的业务优势自然是两广,这刚好是正荣集团业务拓展的缺失,如果钟跃民没有这层关系,李援朝也不好收下钟跃民的,可见李援朝将私人情感和工作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商人的在商言商,有时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援朝说:“谁都想发财,可财富是有限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在财富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聚敛了财富,另一部分人就要与财富无缘。”
李援朝在书里的原话在文章里是没办法全部发出来的,或许存在敏感,也过于现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原著看看(第十七章),这里我挑重点总结一下。
李援朝的意思是,没有特权,在特定的环境下还真的很难做成生意,人人都希望平等,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可那只是希望,人还得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二八定律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存在的,为什么经商的人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因为每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教养、才能、气质、机遇,关系都有差别。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贵族阶层是不正常的,这是个常识,关键是你要把道理讲明白,千万不能用大话去糊弄人。你享受特权就要承认,并证明它的合法性。”
李援朝给钟跃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天下英雄当初为什么都要争着去刺杀秦始皇,因为谁干掉了他,谁就成为了千古英雄,这等于是用你的卑劣去成全别人的功名。
钟跃民觉得李援朝的观点很新颖,他接受了商人李援朝对于看中他社会资源的邀请,但同时李援朝使用了钟跃民的社会资源,也会给他丰厚的回报,这是利益的等价交换。
正荣集团本就属于行业垄断,钟跃民获得了外贸部经理的职位,实际上也是用批文低买高卖便能赚取到高额利润的掠夺式商业运作,属资源分配的高度垄断。
三、李援朝自我设局,全身而退
钟跃民在挪用公款五十万帮宁伟垫资出事后,正荣集团高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援朝在内部派系斗争中失势,没能进入董事会,总经理的职位也丢了,于是他很轻松顺势办理了辞职,和家人去了美国定居。
表面上看,李援朝是集团内斗的牺牲品,实则,全是李援朝自己背后操作的结果。
钟跃民从秦岭那儿获得了五十万的帮助帮他填上了这个资金缺口以后从看守所出来,他从侧面了解到,李援朝实际上很早就在为出国定居做准备了,他在正荣集团暗地里不动声色地捞钱,先把老婆孩子送了出去,然后自己慢慢过渡做善后工作,造成自己被排挤的假象。
李援朝辞职当晚就去了一家贵族俱乐部,连开了两瓶XO和朋友谈笑风生,哪里像一个惨败的样子。后来一个驻美国大使馆武官处的朋友,居然在纽约曼哈顿看到了开着劳斯莱斯的李援朝,在美国购置了几百万美元的豪宅,每天开着豪车去帝国大厦自己的公司上班。
李援朝就这样以“假败之态”全身而退,一家人去了美国过上了上层名士的生活。
李援朝从一出场就自带光环,到最后依然是聚优越于一身的光环人物,凭什么?
在李援朝对钟跃民的那番有关商业运作与特权的对话中,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感悟,有的人,似乎生来就自带光环,有的人,如李奎勇,却永远只能当配角,而且还只能窝囊苦哈哈地过一生,除了将这一切归结为命运之外,其实更多地还是认知局限,李援朝说到了点子上,人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多地是后天的教养、学习力、认知力的不断打破重建、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而这一切,都将归于自己向上不断攀爬的能力——认知格局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