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2021年9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规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规范》的核心内容与要求
《规范》提出了6项基本伦理要求:增进人类福祉、促进公平公正、保护隐私安全、确保可控可信、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伦理素养。同时,针对人工智能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特定活动,提出了18项具体伦理要求。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隐私保护更严格
《规范》强调充分尊重个人信息知情、同意等权利,依照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处理个人信息,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这意味着在AI应用中,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用户隐私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公平公正更有保障
《规范》要求在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时,应充分尊重和帮助特殊群体,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替代方案。这有助于避免AI应用中的偏见和歧视,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AI带来的便利。用户知情同意权得到强化
《规范》明确要求在产品与服务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应明确告知用户,保障用户知情、同意等权利。用户有权选择是否接受人工智能提供的服务,有权随时退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安全性和可控性提升
《规范》强调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保障人类拥有充分自主决策权。这有助于防止AI系统失控,确保其按照人类意图运行。
实施效果与社会反响
自《规范》发布以来,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其要求,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落地。例如,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分委会正在研究起草人工智能伦理高风险清单,以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科研活动的伦理监管工作。
深远意义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它不仅为构建和谐的人机关系、保障公众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伦理基石,也为国际间围绕人工智能伦理的对话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各方主体应积极响应《规范》要求,将伦理考量纳入产品研发全流程,加强算法公平性审查,提升系统透明度,建立健全用户数据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塑造一个以人为本、公平正义、透明负责的人工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