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摆经济助力武汉大成路美食街焕发新生机
外摆经济助力武汉大成路美食街焕发新生机
武汉大成路,这条位于黄鹤楼脚下的百年老街,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作为武昌区最负盛名的美食街之一,大成路不仅承载着武汉人的味觉记忆,更在2023年的一场“外摆革命”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从“老大难”到示范街:一场“外摆革命”
曾经的大成路,面临着所有老城区美食街的通病:商户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居民游客矛盾频发。但2023年,武昌区黄鹤楼街道彭刘杨路社区下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一场以“外摆经济”为核心的改造计划就此展开。
社区党委广泛征集商户和居民的意见,通过“商户议事协商会”“老街坊来说事”“民意恳谈会”等形式,组织了十余场大大小小的议事会。最终,一套既符合商户需求又兼顾居民利益的外摆方案出炉:
- 统一设计外摆板凳外观,既美观又便于管理
- 为商户提供防油垫,保持地面清洁
- 划定固定外摆区域,确保行人通行顺畅
- 制定商户联盟公约,规范经营行为
改造后的效果立竿见影。走进如今的大成路,只见往来车辆、行人络绎不绝,沿街早餐店铺门前专门设置了外摆区域,食客、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商户们纷纷感慨:“以前过早就在路边随便摆两个凳子,乱不说,还容易阻碍交通,现在规划了固定区域后,还有统一的标识,大家都有意识地去维护我们这条街的环境。”
“外摆经济”带来的多重利好
“外摆经济”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街道环境,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王氏烧卖为例,老板魏靖洪告诉记者:“每家店的招牌和特色都印在了板凳上,一目了然,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宣传。社区开展外摆经济、美食集会、外卖小哥爱心餐等一系列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也都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统计,实施外摆经济后,大成路的商户平均营业额增长了20%以上。同时,整洁有序的环境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打卡,进一步带动了消费。
商居和谐:大成路的治理智慧
大成路的成功,离不开社区的精细化治理。为了平衡商户、居民和游客的利益,社区创新性地建立了“商居社小站”。在这里,不仅能找到大成路美食地图,还能看到附近文化旅游打卡点,周一到周五更有家电维修、义务理发、法律咨询、美食指引等便民服务。
社区副书记李方表示,社区基于外摆经济、商户联盟持续开展“五星商户”评选活动,激发商户的荣誉感,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为居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坚持将廉洁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彭刘杨路商廉社区。
大成路模式:可复制的治理经验
大成路的改造经验,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老城区治理提供了宝贵借鉴。其核心在于:
-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实现共治共享
- 通过精细化管理,平衡多方利益
- 以“外摆经济”为切入点,带动整体环境提升
-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效果可持续
如今的大成路,不仅是一条美食街,更是一个展现城市治理智慧的窗口。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市井与文明并存,真正实现了“烟火气”与“文明风”的和谐统一。随着“外摆经济”的深入推进,这条百年老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武汉城市更新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