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反诈骗攻略:识别与防范常见的十种诈骗手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反诈骗攻略:识别与防范常见的十种诈骗手段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963920747399402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本文将通过 10 个真实案例,深入分析 10 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您远离诈骗陷阱。

一、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案例: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想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某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刷单员的信息,称只需按照指示在指定电商平台上刷单,就能获得高额佣金。小李心动了,按照对方要求刷了第一单 100 元的商品,很快就收到了本金和 10 元佣金。尝到甜头后,小李又陆续刷了几单,金额越来越大,但当他要求对方返还本金和佣金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损失了上千元。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常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参与刷单。一开始会给受害者一些小甜头,让其放松警惕,然后逐步加大刷单金额,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防范措施:要牢记刷单是违法行为,且绝大多数都是诈骗。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二、网络贷款诈骗

案例:小王最近急需一笔资金周转,在网上看到一家“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的贷款公司广告。他按照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和贷款申请,随后接到自称是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贷款申请已通过,但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和保证金才能放款。小王信以为真,先后转账数千元,结果贷款没有到账,客服也失去了联系。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发布虚假贷款信息,以低门槛、高额度、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的受害者。然后以各种名目要求受害者缴纳费用,一旦受害者转账,便消失无踪。

防范措施: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要求缴纳费用的,都是诈骗。不要轻信网络上的贷款广告,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三、冒充公检法诈骗

案例: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需要配合调查。对方准确说出了张女士的个人信息,并发送了一份“通缉令”给她。张女士被吓得六神无主,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的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审查,结果被骗数十万元。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者涉嫌违法犯罪为由,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其进行恐吓,要求其配合调查,并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防范措施: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也不会发送所谓的“通缉令”“传票”等。遇到此类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核实。

四、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刘大爷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刘大爷的老朋友,因为出了车祸急需用钱,让刘大爷马上给他转账。刘大爷一听朋友有难,没有多想就去银行转了钱。后来跟真正的朋友联系上,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随机拨打电话,冒充受害者的亲朋好友,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向受害者借钱,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和信任进行诈骗。

防范措施:接到陌生电话涉及钱财时,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尽量通过其他渠道与对方取得联系确认情况,不要轻易转账。

五、网络交友诈骗

案例:小赵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位自称是“白富美”的女子,两人聊得很投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女子以生病、过生日等各种理由向小赵索要钱财,小赵为了讨好女友,先后转账数万元。直到有一天,小赵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才意识到被骗。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在网络上伪装成帅哥美女,与受害者建立恋爱关系,然后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钱财,一旦得手便消失不见。

防范措施:网络交友要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和各种借口,涉及金钱往来时要格外小心。

六、投资理财诈骗

案例:老孙在网上看到一个投资理财产品,声称年化收益率高达 30%。他心动不已,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起初,还能收到一些收益,但没过多久,平台突然无法登录,客服也联系不上,老孙的本金和收益全部打了水漂。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一开始会让投资者获得一些小利,等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后,便关闭平台,卷款潜逃。

防范措施: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平台,不要被过高的收益率所诱惑,对来历不明的投资项目要保持警惕。

七、中奖诈骗

案例:陈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她中了某电视节目的大奖,需要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和个人所得税才能领取奖金。陈女士按照短信提示进行操作,转账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以中奖为由,向受害者发送短信或邮件,要求受害者先缴纳各种费用才能领取奖金,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来历不明的中奖信息,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随意转账。

八、快递理赔诈骗

案例:小吴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称他的快递丢失,要给他进行赔偿。对方让小吴添加微信,并发送了一个链接,让他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小吴按照要求操作后,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了。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以快递丢失或损坏为由,诱导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从而实施盗刷。

防范措施:遇到快递理赔问题,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和银行卡信息。

九、冒充客服诈骗

案例:林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商品,几天后接到一个自称是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林女士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对方让林女士按照指示操作,结果林女士不仅没有收到退款,反而被骗走了大量资金。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等为由,诱导受害者进行退款操作,从而获取受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要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不要随意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不提供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

十、养老诈骗

案例:李奶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李奶奶推荐一款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保健品,并称现在购买有优惠。李奶奶信以为真,购买了大量保健品,花费了数万元。后来发现这些保健品根本没有效果,才知道自己被骗。

诈骗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针对老年人渴望健康、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向老年人推销高价保健品,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老年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推销,购买保健品要通过正规渠道,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结

诈骗手段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取钱财。要防范诈骗,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贪图小利,不轻信陌生人,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咨询。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家人和朋友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诈骗手段,共同筑牢防范诈骗的防线,守护好我们的财产安全。

来源:防骗每日电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